[发明专利]二甲胺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及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4024.7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4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辰;施宇龙;崔冬梅;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赵杭丽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胺基 取代 三氮唑 均三嗪类 化合物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类二甲胺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将氰类化合物与2‑氨基‑4‑二甲胺基‑1,3,5‑三嗪混合加入溶剂中,在铜催化剂和添加剂存在下,在60~135℃温度下搅拌反应15~30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制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设计合理,工艺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方便,成本低,有着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所提供的二甲胺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显示一定的抗人骨肉瘤细胞活性,在制备抗肿瘤活性药物中的应用,尤其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为新药筛选及开发奠定了基础,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结构通式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二甲胺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是由1,2,4-三氮唑环和均三嗪环稠合而成的一类新的杂环化合物,在医学,免疫学和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较少,主要以氨基取代的[1,2,4]三氮唑与原甲酸三乙酯等为原料通过环合反应制备[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该制备方法步骤繁琐,原料不易得,所制备三嗪酮衍生物的结构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开发新的、简便的合成[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类新的二甲胺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结构通式如式(II)所示:
其中:
R为C6~C10芳基或取代芳基;优选R为苯基或取代苯基,其中取代基优选为C1~C4烷基、C1~C4烷氧基、C1~C4卤代烷基、卤素或或含氮吸电子取代基,其中取代基更优选为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氟、氯、溴或氰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二甲胺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将式(I)所示的氰类化合物与2-氨基-4-二甲胺基-1,3,5-三嗪混合加入溶剂中,在铜催化剂作用下,在添加剂存在下,在60~135℃温度下搅拌反应15~30小时,反应结束后,反应液后处理制得式(II)所示的二甲胺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
2-氨基-4-二甲胺基-1,3,5-三嗪与所述式(I)所示的氰类化合物、金属铜催化剂、添加剂的量比为1:1.0~10:0.1~0.4:0.1~1.0;
式(I)结构式为:
R-CN(I)
其中R的定义同式(II)所述。
所述的溶剂为芳烃类;优选为取代苯类,优选为氯苯、二氯苯、甲苯、二甲苯或三甲苯。所述溶剂的体积用量通常以2-氨基-4-二甲胺基-1,3,5-三嗪的质量计为1~10mL/mmol。
所述金属铜催化剂为一价铜或二价铜化合物;优选为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氯化亚铜或醋酸铜。
所述的添加剂为金属化合物;优选为氯化锌、溴化锌、氧化锌、氯化镍、三氟甲磺酸铁、三氟甲磺酸铜或三氯化铟。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后处理可采用如下方法:反应结束后,加水,用二氯甲烷萃取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滤液,柱层析(CH2Cl2:EtOAc=30:1,V:V),收集含目标化合物的洗脱液,减压蒸馏,残余物干燥并经核磁共振(NMR)光谱检测确认为目标化合物(II)。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二甲胺基取代的[1,2,4]三氮唑并均三嗪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活性药物中的应用,尤其在制备治疗骨肉瘤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0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