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4549.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8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孙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国铭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14 | 分类号: | F23G5/14;F23G5/44 |
代理公司: | 11578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0530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斗 冷却装置 碾压装置 筒状料斗 危险废弃物 出料装置 回转窑 碾压 承载装置 处理设备 出料口 圆台形 废渣 冷却 垂直设置 方形料斗 一体成型 依次设置 最大效率 二燃室 风冷式 进风管 除湿 填埋 焚烧 贯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回转窑、碾压装置、冷却装置、出料装置和固定承载装置,所述碾压装置、冷却装置和出料装置均通过固定承载装置安装于回转窑的出料口处;所述碾压装置包括碾压料斗,所述碾压料斗包括方形料斗和梯形出料口;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圆筒料斗和圆台形料斗,所述圆筒料斗和圆台形料斗一体成型;所述出料装置包括第一筒状料斗和第二筒状料斗,所述第一筒状料斗和第二筒状料斗相互贯通且相互垂直设置。本发明的危险废弃物经由回转窑焚烧后,气体进入二燃室继续进行处理,废渣落入碾压装置进行碾压,冷却装置通过冷却进风管实现风冷式冷却,最大效率给废渣进行降温以及除湿,减少填埋体积,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危险废物日益增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由于危险废物带来的严重污染和潜在的严重影响,在工业发达国家危险废物已称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加上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高昂,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存在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破坏生态环境。随意排放、贮存的危废在雨水地下水的长期渗透、扩散作用下,会污染水体和土壤,降低地区的环境功能等级。
(2)影响人类健康。危险废物通过摄入、吸入、皮肤吸收、眼接触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烧、爆炸等危险性事件;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致癌、致畸、致变等。
(3)制约可持续发展。危险废物不处理或不规范处理处置所带来的大气、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将会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瓶颈。
目前,对危险废物处理时,主要采用焚烧炉及回转窑进行焚烧处理。回转窑为危险废物焚烧的主体设备,进料的危险废物会焚烧,剩余部分为灰渣,炉内温度一般800℃左右,危废进料及炉渣出料均是连续的,回转窑转中过程中,危险废物在窑内翻转前进,到回转窑尾部,气体上行进入二燃室,炉渣落下进入水封,冷却除尘,通过一体式除渣机运送出来。目前这种水冷方式用水量大,且需要设置单独的循环水系统,冷却后的灰渣内含水量高,不利于后续填埋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通过冷却进风管实现风冷式灰渣冷却,代替了传统的水冷灰渣冷却方式,避免了用水量大且灰渣含水量高,不利于后续的填埋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危险废弃物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回转窑、碾压装置、冷却装置、出料装置和固定承载装置,所述碾压装置、冷却装置和出料装置均通过固定承载装置安装于回转窑的出料口处;
所述碾压装置的进料口与回转窑的出料口相连,所述碾压装置包括碾压料斗,所述碾压料斗包括方形料斗和梯形出料口,所述方形料斗和梯形出料口一体成型;所述方形料斗的侧壁贯穿安装有三或五根碾轮碾杆,所述碾杆的一端固定有齿轮,相邻的两个齿轮啮合;所述方形料斗的另外两块侧壁的表面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开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梯形出料口的表面固定有安装圆板,所述安装圆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开有与梯形出料口配合的通孔,所述安装圆板的表面开有第二螺纹通孔;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圆筒料斗和圆台形料斗,所述圆筒料斗和圆台形料斗一体成型,所述圆筒料斗的周侧开有12-24个进气口,所述圆筒料斗的周侧安装有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有两根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另一端固定有环形进气管,所述环形进气管的周侧设有输气管,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为输气管数量的2倍,所述输气管与进气管贯通;所述圆台形料斗的周侧固定有第二安装圆环,所述第二安装圆环上开有第四螺纹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国铭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国铭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