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心城区地铁车站半幅结构顶板盖挖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4726.5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苏杰;瞿国丽;李启亮;卢思维;马宏川;孔德华;赵翔宇;石正濡;吴川疆;李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4;E02D19/10;E02D31/02;E02D5/22;E02D5/2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程新敏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城区 地铁 车站 结构 顶板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心城区地铁车站半幅结构顶板盖挖施工方法,方法如下:交通疏解;咬合桩及型钢立柱桩施工;冠梁施工;半幅顶板施工;恢复路面导改交通;另一侧咬合桩施工,在所述另一半区域内,沿车站规划区另一侧的侧墙施工咬合桩,并施工桩顶冠梁,而后进行主体基坑开挖,并对主体结构进行施工。以有效抑制了竖井开挖对周边居民、商铺、单位环境产生的影响,保证了施工安全,确保了工期。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幅结构顶板盖挖施工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地铁的建设,线路主要敷设于既有道路下方,特别是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地段,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道路两侧高层建筑密集。因此市中心地铁车站的施工,既要保证工程本体施工的安全,还须妥善解决地铁占道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以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土建12标浣纱路站为例,该路段地处贵阳市延安西路与枣山路及浣纱路十字交叉口处,车站沿延安西路东西向布置,位于延安西路道路中央,延安西路宽约40m,双向8车道,为贵阳市中心城区主干道,若采用全明挖法施工,容易导致市区交通大面积拥堵,社会影响大;若采用全幅盖挖法施工,施工工期长,成本高,且顶板施工期间交通需进行多次导改,社会影响大;若采用半幅盖挖临时路面板施工,施工顶板期间将对交通进行多次倒边,社会影响较大,因此城市中心地铁车站施工,需防止地铁车站占道施工引起的城市交通拥堵是一项重大的技术及施工组织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心城区地铁车站半幅结构顶板盖挖施工方法,以有效抑制了竖井开挖对周边居民、商铺、单位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保证了施工安全,确保了工期。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中心城区地铁车站半幅结构顶板盖挖施工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交通疏解,将车站上方车道的一半区域作为半幅顶板施工区,对半幅顶板施工区进行围挡;
咬合桩及型钢立柱桩施工,在半幅顶板施工区内,沿车站规划区侧墙施工咬合桩,以作为围护桩,咬合桩施工后,在车站规划区中部沿车站长度方向施工钢立柱桩,钢立柱桩的下端为抗拔桩,上端为与抗拔桩对接的钢立柱,以形成组合桩,该组合桩作为车站永久结构;
冠梁施工,在咬合桩的顶部沿咬合桩的分布方向施工桩顶冠梁,将已完成的咬合桩连接成整体;
半幅顶板施工,首先对咬合桩和钢立柱桩之间进行土方开挖,在坑内设降水井;基坑开挖至顶板底20cm,采用地膜法施工半幅顶板,咬合桩与型钢立柱做为盖板两侧承重结构,为提前恢复半幅道路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地下“柱—板”框架承重结构;
恢复路面导改交通,回填半幅顶板上端路面,导改交通,将半幅顶板施工区恢复交通,将车站上方车道的另一半区域围挡;
另一侧咬合桩施工,在所述另一半区域内,沿车站规划区另一侧的侧墙施工咬合桩,并施工桩顶冠梁,而后进行主体基坑开挖,并对主体结构进行施工。
前述方法中,咬合桩的垂直度偏差在3‰以内,具体控制方法如下:
①套管的垂直度的控制;在钻孔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在套管安装的过程中采用水平尺检查和校正套管的垂直度,保证其垂直度偏差在3‰以内;
②成孔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成孔过程中,每钻进4~6m采用超声波智能成孔质量检测仪检测垂直度,并在土层与岩层交界处加密检测;
③遇孤石和偏岩的处理;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孤石或者偏岩导致偏孔的,放慢钻进速度,向硬岩一面加偏压缓慢钻进直至通过该孤石或偏岩处,如果通过后导致偏孔,采用C20混凝土回填至偏岩或孤石顶上1m处,达到设计强度后重新钻进,保证桩身垂直度。
前述方法中,钢立柱桩施工具体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4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