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连接修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5112.9 | 申请日: | 201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9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蒋希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172 | 分类号: | F16L55/172;F16L58/18;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连接件 螺栓 柱体 管道连接 橡胶垫环 保温层 形状记忆效应 螺母 螺纹孔 修补器 管道连接处 内部连接件 形状回复力 低温扩径 密封性能 内部设置 首尾连接 连接件 易加工 圆筒形 穿设 垫环 冻裂 管内 紧固 缩径 限位 腐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连接修补器,包括螺栓、螺母和管道连接件,管道连接件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柱体,且管道连接件通过柱体与螺栓首尾连接形成圆筒形,两个柱体上对应设置有若干组螺纹孔,且两个柱体之间通过螺纹孔穿设连接有螺栓,螺栓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紧固限位的螺母;管道连接件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环,橡胶垫环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能够通过低温扩径,升温缩径,来增加管道的密封性能;连接件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垫环和保温层,垫环能防止内部连接件与管道连接腐蚀,保温层能保持管内的温度,防止管道连接处出现冻裂现象;该装置强度高,塑性好,易加工,价格低廉、形状记忆效应好、形状回复力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修补器,特别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修补器,属于管道连接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道运输是非常重要的物资运送的方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运量大、占地少、建设周期短且费用低、安全可靠且持续性强、耗能少及效益高等,因此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根据2010年统计,世界上运输管道的总长度(包括天然气、原油和化工产品)大约为200万公里,其中中国大约拥有7.6万公里,并且以年平均5-10%的幅度增长。因此,长距离管道运输俨然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运输形式,成为了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焊接在明火条件下工作,本身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外,焊缝还存着在内部缺陷以及外部缺陷。油气管线设施的腐蚀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在高温和高压管道工作中,一旦发生损坏,不仅会造成石油设备、管道的泄露和原油泄漏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以及环境污染和其他严重后果。所以使用形状记忆合金这种智能材料,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螺纹连接是现代结构和机械设备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一般螺纹连接都具有自锁性,但在变载、冲击、振动作用下以及工作温度变化较大时可能松动,导致预紧力下降。螺纹连接的使用实践、放松性能试验及疲劳强度试验证明:松动失效是承受交变荷载的螺纹连接的主要失效形式之一。螺纹连接的松动将引起连接预紧力较小甚至丧失,从而降低螺纹连接的质量,造成连接中各零件过早破坏,甚至造成连接松脱。在实际应用中,因连接松动、脱落而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的是列屡次不鲜。因此,如何实现螺纹连接的防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Fe基形状记忆合金防松螺栓经预变形等工艺处理后,在螺栓连接的螺纹面间产生了轴向恢复力,这两部分恢复力均可转化为摩擦力矩,防止螺纹副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而起到放松作用。Fe基形状记忆合金防松螺栓连接后动态防松性能测试可得,在横向载荷作用下,Fe基形状记忆合金防松螺栓的防松性能大大高于普通螺栓。如,在振动频率为12.5Hz、横向加载力为15N的工况下,其振动时间是普通螺栓的5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管道连接修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连接修补器,包括柱体、螺栓、螺母和管道连接件,所述管道连接件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柱体,且所述管道连接件通过柱体与螺栓首尾连接形成圆筒形,两个所述柱体上对应设置有若干组螺纹孔,且两个所述柱体之间通过螺纹孔穿设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两端均安装有用于紧固限位的螺母;所述管道连接件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环,所述橡胶垫环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柱体、螺栓、螺母和管道连接件均通过Fe基形状记忆合金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柱体与管道连接件一体化铸造成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的内侧设置有黏贴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管道连接件的表面设置有防腐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51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