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模具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5911.6 | 申请日: | 2018-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9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袁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学亮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7/04;C22C33/08;B22D17/22;B22C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模具 模具加工技术 精密压铸 汽车行业 原料混合 原料加温 形变 浇注 加温 模具 加工 配制 重复 | ||
本发明一种压铸模具的加工方法属于精密压铸模具加工技术领域,为了不断满足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持精密性,要求压铸模具的硬度越高越好,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不产生形变,增加模具的强度及硬度是该领域的首要任务。一种压铸模具的加工方法,按照配制原料、原料混合、原料加温、原料重复加温的步骤完成浇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压铸模具的加工方法属于精密压铸模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铸造模具的快速发展。为了不断满足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持精密性,要求压铸模具的硬度越高越好,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不产生形变,增加模具的强度及硬度是该领域的首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压铸模具的加工方法,按照配制原料、原料混合、原料加温、原料重复加温的步骤完成浇注。
一种压铸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重量比的成分配制原料,碳粉3%、氮0.4%、钨0.05%、镍2.6%、硅粉3.3%、镁1.7%、锰0.4%、硼0.7%、钴0.2%、钼0.1%、铋0.18%、铍0.12%、钛1.5%、铁85.75% ;
b将以上原料混合后在温度为75-90℃的铁锅内加热15-20min,将混合材料倒入中频感应电炉的炉膛内、进行加热;
c将中频感应电炉加热至380-430℃,保持温度2-4h,关闭电炉电源,然后放入温度为35-55℃的氮气进行降温、连续供气15-25min;
d将中频感应电炉再次满负荷加热至980-1060℃使原料熔化,进行反复搅拌均匀后导入铁水包中,加入球化剂在球化包内发生球化反应,扒去表面的废渣后在砂箱内进行浇注,浇注速度为25-50kg/min,浇注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脱开沙箱即为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压铸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重量比的成分配制原料,碳粉3%、氮0.4%、钨0.05%、镍2.6%、硅粉3.3%、镁1.7%、锰0.4%、硼0.7%、钴0.2%、钼0.1%、铋0.18%、铍0.12%、钛1.5%、铁85.75% ;
b将以上原料混合后在温度为75-90℃的铁锅内加热15-20min,将混合材料倒入中频感应电炉的炉膛内、进行加热;
c将中频感应电炉加热至380-430℃,保持温度2-4h,关闭电炉电源,然后放入温度为35-55℃的氮气进行降温、连续供气15-25min;
d将中频感应电炉再次满负荷加热至980-1060℃使原料熔化,进行反复搅拌均匀后导入铁水包中,加入球化剂在球化包内发生球化反应,扒去表面的废渣后在砂箱内进行浇注,浇注速度为25-50kg/min,浇注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脱开沙箱即为模具。
实施例二
一种压铸模具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以下重量比的成分配制原料,碳粉3.6%、氮0.45%、钨0.08%、镍2.1%、硅粉3.8%、镁1.2%、锰0.6%、硼0.78%、钴0.26%、钼0.15%、铋0.22%、铍0.19%、钛1.8%、石灰粉3.5%、铝粉4.7%、铁76.57% ;
b将以上原料混合后在温度为88-93℃的铁锅内进行加热18-25min,然后将混合材料倒入中频感应电炉的炉膛内、进行加热,电炉的供电频率调节至36khz;
c将中频感应电炉加热至420-460℃时、保持温度2-4h,关闭电炉电源,然后放入温度为55-65℃的氮气进行降温、连续供气15-20min;
d将中频感应电炉的供电频率调节至40khz后、再次满负荷加热炉膛至1020-1080℃使原料充分熔化,然后进行反复搅拌均匀后导入铁水包中,加入5.5%的球化剂在球化包内发生球化反应,扒去表面的废渣后在砂箱内进行浇注,浇注速度为25-50kg/min,浇注完毕后进行自然冷却,脱开沙箱即为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学亮,未经袁学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5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