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6560.0 | 申请日: | 2018-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3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飞;吴奇龙;陈旸;胡琳;顾佩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苏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10 | 分类号: | B29C64/10;B29C64/20;B29C64/209;B29C64/227;B29C64/393;B33Y10/00;B33Y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喷嘴 电极件 喷料 打印 模型移动 驱动部件 垂直 电极设置 方向移动 极性相反 纳米材料 导液管 正电极 极化 喷出 加工 | ||
1.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料模块,所述喷料模块包括电极喷嘴(143)、与电极喷嘴(143)连接且将溶液导入到电极喷嘴(143)内的导液管(142)、带动电极喷嘴(143)在垂直于待加工的模型移动方向上运动的驱动部件、与电极喷嘴(143)极性相反的电极件,所述电极喷嘴(143)朝向电极件,且电极件设置在电极喷嘴(143)的上方,所述电极喷嘴(143)为正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喷嘴(143)为多个,多个电极喷嘴(143)与每个电极喷嘴(143)连接的导液管(142)固定在固定座(14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44)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145),所述支撑块(145)与固定座(144)两者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槽和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包括驱动包括第四电机(141)、第二滑块(146)和第二导向单元(147),所述支撑块(145)固定在第二滑块(146)上,所述第二滑块(146)与第二导向单元(147)匹配设置,所述第四电机(141)驱动第二滑块(146)在第二导向单元(147)上来回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件为电极卷(10),所述电极卷(10)两侧边由平行设置的主动辊(91)和从动辊(92)支撑,所述电极卷(10)绕在主动辊(91)和从动辊(92)上形成平面,该平面和电极喷嘴(143)上下设置,所述主动辊(91)由第二动力机构带动使电极卷(10)转动从而置换与电极喷嘴(143)平行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机器还包括框架,框架由平行设置的底板(1)和上板(3)且垂直设置在两者之间的竖杆(8)组成,框架上还设置有平行于底板(1)且沿着竖杆(8)上下运动的中板(2),所述电极卷(10)设置在中板(2)的下方,机器还包括带动中板(2)上的电极卷(10)沿着竖杆(8)的轴线方向上来回运动的第一动力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上的伸缩杆穿过上板(3)向中板(2)方向延伸,所述上板(3)和中板(2)之间的伸缩杆上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的下表面设置有多根连接在连接板(13)和中板(2)上表面的连接杆(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2)的4个边角处开孔,孔内设置穿过竖杆(8)的导向套筒(6),所述连接杆(12)为4根,连接杆(12)固定在中板(2)处的位置均靠近相应的导向套筒(6)。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卷(10)为环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纳米模型的机器,其特征在于,待替换的电极卷(10)设置在从动辊(92)上,被污染后的电极卷(10)绕在主动辊(91)上,正在工作的电极卷(10)位于从动辊(92)和主动辊(9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苏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苏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65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