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量子点体导光板背光模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7100.X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5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叶芸;谢洪兴;郭太良;孙磊;陈恩果;徐胜;喻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10/02 | 分类号: | F21S10/02;F21V8/00;F21V7/00;F21V19/00;F21V9/40;G02B6/00;G02F1/1335;G02F1/13357;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量子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结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量子点体导光板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蓝光LED光源、楔形量子点体导光板和反射片;所述楔形量子点体导光板中分散设置有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以及高分子材料,所述楔形量子点体导光板有楔形角的一端靠近蓝光LED光源;所述反射片设置有黄色荧光粉层;所述黄色荧光粉层设置有黄色荧光粉点阵,且在靠近蓝光LED光源处黄色荧光粉点阵直径大且排布紧密,远离蓝光LED光源处黄色荧光粉点阵直径小且排布稀疏,所述楔形量子点体导光板中红色量子点与绿色量子点的质量比在1:10-1:15;所述黄色荧光粉点阵直径为0.02-1mm,点阵高度为0.01-0.5mm,相邻点阵的距离为0.01-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量子点体导光板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为II-IV和III-V族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硫铟铜量子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量子点体导光板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量子点体导光板还可采用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替代红色量子点与绿色量子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量子点体导光板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量子点体导光板中红色荧光粉与绿色荧光粉的质量比在1:7.5-1:16,且所述荧光粉为氟硅酸盐荧光粉、氟钛酸盐荧光粉或氮氧化物荧光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量子点体导光板背光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为热固型高分子材料或热塑型高分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量子点体导光板背光模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材料的高分子材料为热固型高分子材料,则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按比例分别称取红色量子点和绿色量子点,然后将两种量子点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混有量子点的有机溶剂加入预聚物单体形成量子点单体溶液;
步骤二:将交联剂加入量子点单体溶液中并超声震荡使其充分溶解,水浴回流温控90℃直至形成粘性薄浆,将其冷却至室温得到预聚合量子点浆料,将预聚合量子点浆料封口保存待用;
步骤三:将预聚合原浆注入模具中,赶出气泡并将模具模口密封;
步骤四:将灌注后的模具在50℃的烘箱内进行低温聚合,当模具内的聚合物基本成为固体时升温至90℃,保持2小时,形成量子点聚合物;
步骤五:将量子点聚合物和模具缓慢冷却至40-50℃,拆卸模具,得到完全固化的楔形量子点体导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量子点体导光板背光模组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材料的高分子材料为热塑型高分子材料,则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将高分子材料放入70-80℃的烘箱中烘烤3-4小时,去除高分子材料中的水分;
步骤二:按比例称取红绿量子点和烘烤后的高分子材料,然后将量子点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再将分散好的量子点溶液倒入高分子材料中,充分混合均匀形成量子点高分子混合物;
步骤三:将量子点高分子混合物放入注塑成型仪器加料口进行加热,形成量子点高分子熔浆;
步骤四:将量子点高分子熔浆注入密闭的模具中,待其成型后温度冷却至40-50℃开模,将量子点体导光板与模具分离,得到完全固化的楔形量子点体导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1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