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层状发泡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7603.7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43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姜;高源;王朝芝;郭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5/04 | 分类号: | C08L75/04;C08K3/04;C08J3/215;B32B27/06;B32B27/18;B32B27/40;B32B7/03;B32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层状 发泡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层状发泡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发泡吸波层,所述发泡吸波层由吸波剂与可溶性高分子基体发泡制得,多层所述发泡吸波层的泡孔大小呈逐层梯度分布;
所述层状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吸波剂和所述可溶性高分子基体混合粉末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并进行超声处理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以1-2:10的重量比加入水中,以使得所述吸波剂和所述可溶性高分子基体的共混物沉淀析出,然后进行过滤得到所述吸波剂和所述可溶性高分子基体的共混物沉淀;
将所述共混物沉淀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复合材料,将所述复合材料按照3-15g:100mL溶解于第二溶剂中得到不同浓度的第二混合溶液,按照预设顺序将不同浓度的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在液氮中依次冷却以使得所述第二溶剂结晶成固态、所述复合材料被析出,最后得到泡孔大小呈逐层梯度分布的多层发泡吸波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层状发泡吸波材料的高度方向,多层所述发泡吸波层的泡孔大小逐层增大或逐层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剂包括导电型吸波剂或磁性吸波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型吸波剂包括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或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波剂包括羰基铁粉、四氧化三铁或铁氧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高分子基体包括可溶性塑料和热塑性弹性体。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吸波剂和所述可溶性高分子基体混合粉末溶于第一有机溶剂中并进行超声处理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以1-2:10的重量比加入水中,以使得所述吸波剂和所述可溶性高分子基体的共混物沉淀析出,然后进行过滤得到所述吸波剂和所述可溶性高分子基体的共混物沉淀;
将所述共混物沉淀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复合材料,将所述复合材料按照3-15g:100mL溶解于第二溶剂中得到不同浓度的第二混合溶液,按照预设顺序将不同浓度的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在液氮中依次冷却以使得所述第二溶剂结晶成固态、所述复合材料被析出,最后得到泡孔大小呈逐层梯度分布的多层发泡吸波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包括氮-氮二甲基甲酰胺、二氧六环或二甲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溶剂包括二氧六环或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剂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的比例为2-5g:100mL。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浓度的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在-30℃以下依次冷却时,包括:先将浓度最高的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浇铸在表面皿中,将所述表面皿置于铁板上,将带有所述表面皿的所述铁板置于液氮中冷却得到发泡吸波层,然后将浓度次之的所述第二混合溶液浇铸在所述发泡吸波层进行依次冷却以得到多层发泡吸波层。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状发泡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多层发泡吸波层进行冷冻干燥以使得所述第二溶剂升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6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菌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老化增韧型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