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甘草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7653.5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8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魏元刚;许慧;刘亿宁;杨永安;钟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利耐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44 | 分类号: | A61K8/44;A61K8/49;A61K8/67;A61Q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甘草定 制备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酰基苯丙氨酸 多巴色素 酪氨酸酶 磷酸酯三 美容功效 新陈代谢 多巴醌 黑色素 角质层 酪氨酸 硫辛酸 烟酰胺 美白 碳烯 祛斑 剥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甘草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光甘草定、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烟酰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α‑硫辛酸。本发明的光甘草定组合物是通过在酪氨酸生成多巴醌过程中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减少多巴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转移途径,加速角质层剥落,加速新陈代谢,从而达到美白和祛斑等美容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妆品的新型光甘草定复合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白皙的皮肤,使得美白产品需求愈来愈大。肤色是皮肤生理上的表面状态、血流、水分、色素等各种成分经过复杂的结合而产生的,在一系列因素中最主要的就是黑色素,因此美白主要是调控黑色素的生成和分布。
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存在于黑色素细胞组织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的作用下逐步转化为纯黑色素和褐黑素,进而黑色素细胞组织将黑色素转移至表皮基底层细胞中,随着细胞的新陈代谢而被带到角质层中,当黑色素产生过多或分布不均匀时,就会造成局部变黑及黑色素沉淀。
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问题,现代社会主要从两个途径研究,一是酪氨酸酶的破坏型抑制,可以直接对酪氨酸酶的活性部位进行修饰和改性,使得酪氨酸酶失去对黑素前提—酪氨酸的作用;二是酪氨酸酶的非破坏型抑制,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生物合成或是通过与底物酪氨酸进行竞争,从而达到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光甘草定是光果甘草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之一,能显著地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从而阻断皮肤黑色素的生成,是目前发现的强效、安全的天然美白活性成分,被誉为“美白黄金”。此外,光甘草定还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是目前疗效好、功能全面的美白成分。
中国专利201410280939.8提供了一种制备光甘草定β-环糊精包合物的方法,使提取光甘草定和制备光甘草定β-环糊精包合物一步完成,所得光甘草定β-环糊精包合物转移率高,DPPH抑制率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均增强。但是由于光甘草定在水中溶解性较差,故该方法使用水溶剂作为提取液效率较低。此外,β-环糊精作为载体本身的刚性结构较差,负载不稳定。
迄今为止,已经有多种美白成分或组合物被开发出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试用一种美白成分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各种美白组合物未能产生人们的预期效果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会产生副作用。例如一些传统的美白剂氢醌和曲酸等都被证实具有强效美白的功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长期使用氢醌反而会引起褐黄病和皮肤暗沉,甚至还有致癌的风险,所以在欧洲和中国,氢醌是被禁止使用于皮肤的。欧盟的大众消费品科学委员会也会发表声明称曲酸有引起皮肤敏感的风险,一系列化妆品负面报道让消费者对化妆品所用原料更加谨慎,同时对含有安全来源和天然来源功效物的化妆品更加青睐。从近期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到,许多植物来源的提取物也有很好的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功效,这些天然的功效物可以作为原料添加到化妆品中,而且和传统合成的美白剂相比副作用更小。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之一为提供一种光甘草定组合物,该美白配方使用范围广泛、稳定,适用于流动液态水溶性的配方,可以充分发挥水溶性光甘草定的美白功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制备光甘草定水溶性载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光甘草定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光甘草定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活性组分:1-10%光甘草定、5-30%烟酰胺、5-25%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5-20%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磷酸酯三钠以及1-10%α-硫辛酸。
本发明中使用的光甘草定能深入皮肤内部并保持高活性,有效抑制黑色素生成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同时还具有防治皮肤粗糙和抗炎、抗菌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利耐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亿利耐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需PEG的增溶剂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