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叔丁基异噁唑-3-氨基甲酸酯用高效反应釜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7695.9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文;杨杰;史忠军;刘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轴 搅拌部件 驱动电机 网孔板 氨基甲酸酯 高效反应釜 安装孔 搅拌叶 叔丁基 板体 轮盘 支架 方案结构 釜体内部 加热过程 均匀加热 螺旋管道 驱动组件 有效解决 整体技术 联轴器 上端 釜体 网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叔丁基异噁唑‑3‑氨基甲酸酯用高效反应釜及工艺,所述釜体内部设有搅拌部件以及控制搅拌部件速度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依次设有螺旋管道、网孔板以及搅拌叶轮盘,所述网孔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若干网孔,所述搅拌叶轮盘设置在网孔板的正下方,其中心设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釜体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以及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搅拌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整体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在加热过程中物料不能够均匀加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叔丁基异噁唑-3-氨基甲酸酯用高效反应釜及工艺。
背景技术
叔丁基异噁唑-3-氨基甲酸酯是一种用作有机合成试剂及医药中间体,氨基酸的氨基保护基衍生物,在生产合成中,需通过反应釜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现有的反应釜中的物料由于化学反应过程中不断产生热以及反应釜中的加热装置对其中的物料的加热而一直处于温度较高的状态,加热装置上的附近的物料由于受到高温部分地氧化而产生的积碳现象并粘结在加热装置上,进而降低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严重的时候,导致加热装置报废无法加热反应釜中的物料,这样会造成效率低问题,亟待相关技术解决此项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叔丁基异噁唑-3-氨基甲酸酯用高效反应釜,整体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有效解决了在加热过程中物料不能够均匀加热的问题。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叔丁基异噁唑-3-氨基甲酸酯用高效反应釜,具有反应腔的密闭釜体,所述釜体内部设有搅拌部件以及控制搅拌部件速度的驱动组件,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依次设有螺旋管道、网孔板以及搅拌叶轮盘,所述网孔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若干网孔,所述搅拌叶轮盘设置在网孔板的正下方,其中心设有安装孔,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釜体的上端设有驱动电机以及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搅拌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该设计结构简单清晰,各组件之间紧密联系又不相互影响,所需部件更换方便,易于日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保养;通过在釜体内的搅拌轴上依次设置螺旋管道、网孔板以及搅拌叶轮盘,能够在搅拌过程中保证物料受到的阻力相对较小,同时可对物料带来良好的紊流作用,同时由于上下相邻网孔板以及搅拌叶轮盘之间的连接,使得物料在其搅拌下形成不同的流动方式、流量以及流速,紊流搅拌作用更加强烈,使得搅拌更加均匀,搅拌效率大幅度提升,避免物料由于受到高温部分地氧化而产生的积碳现象并粘结在加热装置上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网孔的直径为1~3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釜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下端设有排料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釜体右侧设置液位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釜体左侧设有压力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螺旋管道为冷凝管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叔丁基异噁唑-3-氨基甲酸酯用高效反应釜的工艺为:将物料和反应液通过进料口加入至反应釜体内,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搅拌轴进行搅拌,同时螺旋状的螺旋管道进冷水对其进行实时冷却,由于螺旋状的实时冷却自上而下设置在反应釜体内使得加热均匀,有效提高反应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通过在反应釜体上部侧面液位计,当反应釜体内水位较高时,通过液位计观察釜体内的水位,以稳定反应釜体内的压力,保证使用安全。
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7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