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58086.5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82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郝胜智;卢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9/02 | 分类号: | H01J9/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李晓亮;潘迅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阴极 碳纤维阴极 制备 电子束发射 淀粉粘结剂 阴极预制体 粘结剂 碳纤维材料 表面平整 环保安全 团聚现象 协同效应 阴极制备 制备工艺 表面层 可重复 除胶 搭接 碳化 打磨 淀粉 成型 制作 | ||
1.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碳纤维中加入淀粉粘结剂,通过淀粉粘结剂将碳纤维材料粘结成一个整体,实现碳纤维、粘结剂间的协同效应,制成阴极预制体;将阴极预制体碳化,得到阴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碳纤维的除胶分散,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S11:将碳纤维与无水乙醇溶液混合,采用超声波清洗机进行超声除胶分散,得到除胶后分散的碳纤维;所述的碳纤维和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30~40;所述的碳纤维为20cm的长纤维和50mm的短纤维的混合物,长纤维和短纤维的质量比为1~3:4;
步骤S12:取出除胶后分散的碳纤维,置于干燥炉中进行干燥,去除残存的无水乙醇;
步骤S20:制备淀粉粘结剂
将淀粉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淀粉溶液;将淀粉溶液置在95℃、搅拌条件下加热0.2~0.4h,冷却至室温,得到具有粘性、流动性良好的淀粉粘结剂;
步骤S30:碳纤维与淀粉粘结剂混合成型
将步骤S10得到的除胶分散后的碳纤维与步骤S20得到的淀粉粘结剂按质量比3~4:1混合,先顺时针机械搅拌,再逆时针机械搅拌,保证碳纤维与淀粉粘结剂混合均匀,得到碳纤维淀粉粘结剂混合物;所述的顺时针机械搅拌和逆时针机械搅拌时间相同;
步骤S40:制备阴极预制体
室温下,将步骤S30混合成型后的碳纤维淀粉粘结剂混合物移至模具中压实、脱水,压实过程中力需均匀加载;将模具送入真空干燥箱,抽真空后升温至200℃,保温2~3h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卸掉模具,得到表面光整均匀、无裂纹的阴极预制体;
步骤S50:碳化制得碳纤维阴极
室温下,将步骤S40制得的阴极预制体放入真空炉中,抽真空后升至1500~1800℃保温2~3h后;降温冷却至室温后得到碳纤维阴极,所得的碳纤维阴极为均匀的混合体,使用过程中损坏后,不需要更换阴极,将其表面层打磨后即可重复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所述的顺时针、逆时针机械搅拌时间为0.5~1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超声清洗的时间为0.5~1.5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所述的干燥过程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0.5~1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2所述的干燥过程的温度为80~100℃,时间为0.5~1h。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所述的升温速率15℃/min,降温速率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所述的升温速率15℃/min,降温速率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束发射的碳纤维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所述的升温速率15℃/min,降温速率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80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真空电子器件的热阴极组件
- 下一篇:一种Z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