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供料的电池加工检测用喷码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9598.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6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邓君;徐进;甄超;孙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41J3/42 | 分类号: | B41J3/42;B41J29/3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郑钢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口 电池加工 自动供料 喷码机 衔接块 支撑杆 支撑架 中轴线 滑槽 产品生产 滚筒设置 内部固定 外壁中部 位置分布 喷码区 检测 偏移 重合 底端 刮片 滚筒 滑块 喷码 左端 显示屏 电池 扰乱 安置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供料的电池加工检测用喷码机,包括主体、第二喷墨口、滚筒和显示屏,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喷墨口,且主体的内部固定有滑槽,所述第二喷墨口安置于主体的内侧,且主体的外壁中部连接有刮片,所述主体的左侧底端安装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左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滚筒设置于支撑杆的顶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对主体、第一喷墨口、第二喷墨口、第一支撑架、滑块和滑槽的设置,且第一喷墨口与第二喷墨口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相重合,通过第一喷墨口、第二喷墨口与主体的位置分布作用,使得装置能够准确的在待喷码区对第一支撑架上的电池进行加工喷码工作,避免产生偏移,出现模糊不清现象,扰乱产品生产批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加工喷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供料的电池加工检测用喷码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以及汽车的飞速发展,与之车上动力电源也迅速的发展,但是电池在生产中却存在不少的问题,造成了市场的电池产品质量很不均匀,电池的容量后期循环寿命达不到设计的使用寿命,这于电池在生产中有它独特的生产工艺有很大的关系,而对电池进行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喷码机对其进行喷码工作,对其进行标识处理。
现有的喷码机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进行自动供料工作,造成装置对电池的喷码工作效率下降,并且不易通过多个独立的喷码机构对电池进行加工工作,使得装置的工作性能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供料的电池加工检测用喷码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喷码机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进行自动供料工作,造成装置对电池的喷码工作效率下降,并且不易通过多个独立的喷码机构对电池进行加工工作,使得装置的工作性能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供料的电池加工检测用喷码机,包括主体、第二喷墨口、滚筒和显示屏,所述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喷墨口,且主体的内部固定有滑槽,所述第二喷墨口安置于主体的内侧,且主体的外壁中部连接有刮片,所述主体的左侧底端安装有衔接块,且衔接块的左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滚筒设置于支撑杆的顶部,且滚筒的外壁活动安置有传送带,所述主体的外侧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安置有第一支撑架,所述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门轴,且门轴的外壁活动安置有活动门,所述显示屏固定于活动门的内侧,且活动门的内部安置有条形通风口,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外壁连接有滑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喷墨口与第二喷墨口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喷墨口与第二喷墨口的中轴线与主体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喷墨口的右侧安装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喷墨口的外壁贯穿连接有第一副管道,所述第一副管道的底端安装有连接头,且连接头的右侧连接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安装有出液口,且出液口的内部贯穿有阀门杆,所述第二喷墨口的右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喷墨口的外壁贯穿连接有第二副管道。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顶部延长线与刮片的顶端延长线相持平,且刮片与主体外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架,且第二支撑架的内侧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安置有水泵,所述主体的内壁安装有通风扇。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架通过滑块、滑槽与主体构成滑动结构,且滑槽关于主体的中轴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副管道与第二副管道的内侧宽度相等,且第一副管道底端连接的连接头与主管道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头的内侧安装有多级转动轴,且多级转动轴的外壁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多级转动轴的外侧安装有分隔板,且多级转动轴的外壁连接有第二活动板。
优选的,所述出液口与箱体的底端呈垂直状连接,且出液口与阀门杆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阀门杆的内部安置有预留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板通过多级转动轴与连接头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一活动板的厚度与第二活动板的厚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右侧与多级转动轴的外壁相贴合,且分隔板的横向轴线与多级转动轴的横向轴线相持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95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微型打印机机芯设备
- 下一篇:文档装订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