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尾砂充填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9752.7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彭亮;康瑞海;王旭;仵锋锋;江科;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尾 浓密机 活化 沉砂池 浓缩池 砂充填 尾砂 充填料浆 供气管道 活化组件 放砂口 进料口 气喷嘴 充填 料浆 连通 充填设备 集中设置 内腔连通 浓缩效率 尾砂料浆 泵送 砂料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充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粗尾砂充填系统及工艺。所述粗尾砂充填系统,包括浓密机、料浆活化组件以及沉砂池;浓密机包括浓缩池以及设置在浓缩池的池底的放砂口,沉砂池包括进料口,放砂口与进料口连通;料浆活化组件包括活化供气管道以及与活化供气管道连通的活化气喷嘴,活化气喷嘴设置在浓密机的浓缩池底且与浓密机的内腔连通。粗尾砂料浆的浓缩效率高,且易控制,粗尾砂利用率高,经过沉砂池造浆,使尾砂混合均匀更有利于后期搅拌制作充填料浆,提高充填料浆质量在整体上节省充填成本;还可以将该系统集中设置在充填设备站,避免尾砂料浆距离远需要泵送进一步节省成本,能够对全部尾砂进行利用,提高了尾砂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粗尾砂充填系统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粗尾砂(平均粒径大于0.3mm的尾砂)进行浓密的方法是,采用传统砂仓进行尾砂浓密。采用传统砂仓进行粗尾砂浓密的存在以下缺点:
低浓度料浆进入砂仓后,在砂仓的进料口处直接添加絮凝剂,由于砂仓一般很难配置絮凝剂的自稀释系统,其难度和投资都很大,就会造成絮凝剂的添加不均匀,从而导致粗尾砂絮凝沉降效果不好,进而导致溢流水浑浊,溢流水带走大量的细颗粒,最终导致尾砂分级,溢流回水必须泵送至尾矿库。由于细颗粒尾砂的流失,造成尾砂的利用率降低,尾砂的沉砂效率大大降低,最终影响充填效率。尾砂本身就够粗了,泡浑后细颗粒再流失,细粒级尾砂太少会大大降低充填料浆的和易性,制备出来的充填料浆容易离析、分层,形成两相流形式,最终导致充填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粗尾砂充填系统及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粗尾砂充填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粗尾砂充填系统,包括浓密机、料浆活化组件以及沉砂池;浓密机包括浓缩池以及设置在浓缩池的池底的放砂口,沉砂池包括进料口,放砂口与进料口连通;料浆活化组件包括活化供气管道以及与活化供气管道连通的活化气喷嘴,活化气喷嘴设置在浓密机的浓缩池底且与浓密机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气喷嘴为多个;多个气喷嘴沿以浓缩池的中心为圆心的圆周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料浆活化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料浆活化组件沿以浓缩池的中心为圆心的径向依次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粗尾砂充填系统还包括放砂管以及反冲洗组件;放砂管的一端与放砂口连通,另一端与进料口连通;反冲洗组件包括供水管道以及与供水管道连通的水喷嘴,水喷嘴与放砂管道连通,且位于放砂管道的靠近放砂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放砂管道上设置有闸阀,闸阀用以控制放砂管内料浆的流量;反冲洗组件为两个,两个反冲洗组件分别位于闸阀的两侧。
进一步地,沉砂池的池底呈斜面,且沉砂池的池底第一端高于其第二端,沉砂池的第一端靠近放砂管;由沉砂池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沉砂池的池底设置有多个放水口,每个放水口处均设置有放水阀。
进一步地,沉砂池还包括造浆组件;造浆组件包括造浆供气管道以及与造浆供气管道连通的造浆气喷嘴;造浆气喷嘴设置在沉砂池的池底,且沉砂池的内腔连通,造浆气喷嘴为多个。
进一步地,沉砂池至少为两个,两个沉砂池均与浓密机的放砂口连通。
进一步地,粗尾砂充填系统,还包括搅拌装置;沉砂池还包括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料浆进口,出料口与料浆进口连通,放砂口高出进料口设定距离,出料口高出料浆进口设定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粗尾砂充填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浓缩粗尾砂料浆送入浓密机进行浓缩;
向活化供气管道供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由活化气喷嘴对浓密机底部的尾砂进行搅动;
将浓密后的尾砂料浆送至沉砂池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97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陡坡小断面施工运输系统及运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排水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