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59911.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乔洪伟;李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腾熙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175/14;C09D175/06;C08G18/48;C08G18/36;C08G18/6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岳秀梅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新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膜剂 高温蒸煮型 无溶剂 制备 异氰酸酯封端物 植物油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耐高温树脂 耐高温蒸煮 混合物 低黏度 双组份 改性 两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溶剂双组份复膜剂,特别涉及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种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由A、B两组份组成,其中A组分为耐介质、耐高温树脂改性的异氰酸酯封端物,B组分为一种以上的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该复膜剂具有低黏度、耐介质、耐高温蒸煮、高初粘强度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溶剂双组份复膜剂,特别涉及一种无溶剂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复膜用胶粘剂主要以溶剂型为主,在复合软包装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但该类复膜用胶粘剂含有大量的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易爆、易挥发、毒性大、高能耗、高污染等缺点。随着人们卫生安全及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产业环保要求的提升,溶剂型复膜用胶粘剂在软包装行业的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开发无溶剂复膜用胶粘剂成为替代溶剂型产品的主要趋势。该类复膜用胶粘剂具有以下特点:无任何有机溶剂,有效粘接成分为100%,绿色环保;使用时不使用烘道去除体系中的溶剂,降低使用成本及能耗;上胶量少,节省原料,进一步降低成本;可高速涂布,最高速度可达400m/min,充分提高生产效率。但目前国内无溶剂型复膜用胶粘剂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胶粘剂黏度大,涂布性能差,易造成白点、气泡等外观和其他质量问题;耐酯、烃、酒等介质效果较差,复合好的薄膜易出现开胶等现象;复合后胶粘剂初粘力较低,易造成薄膜褶皱。无溶剂高温蒸煮型复膜用胶粘剂可用于经受高温蒸汽加热杀菌的复合膜袋,尤其能够耐各种有机介质的高温蒸煮复膜用胶粘剂在食品、医疗器具包装方面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国内该类复膜胶性能有待于提高,缺乏耐121℃及以上蒸煮的产品。专利CN101280167A提供了一种常温涂布无溶剂聚氨酯复膜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但该专利未涉及到耐介质性能,且该胶只能耐100℃水煮30分钟;专利CN103525353A涉及到一种聚氨酯复膜胶极其制备方法,但该类复膜胶为溶剂型;专利CN102604583A涉及到一种耐蒸煮无溶剂型复膜胶及制备方法,该类复膜胶耐蒸煮温度为100℃。因此,国内缺乏无溶剂低黏度耐介质耐高温蒸煮复膜胶的现状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溶剂低黏度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双组份聚氨酯复膜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复膜剂具有低黏度、耐介质、耐高温蒸煮、高初粘强度等特点。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该种高温蒸煮型耐介质复膜剂由A、B两组份组成,其中A组分为耐介质、耐高温树脂改性的异氰酸酯封端物,B组分为一种以上的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或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
上述A组分的耐介质、耐高温树脂包括,但不限于带氨基或羟基的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硅树脂,丙烯酸树脂。首选环氧树脂和丙烯酸树脂,尤其推荐使用分子量1000-2000聚醚多元醇改性的柔性环氧或苯基酸酐改性的丙烯酸酯多元醇。其使用重量百分数占A组分的10%-50%。由于酚醛、环氧以及苯基丙烯酸酯优良的耐高温作用和耐醇、苯类等溶剂性能,可充分提高聚氨酯复膜剂在高温性能不足和耐溶剂较差的缺陷。
上述A组分中异氰酸酯封端物的异氰酸根重量百分数为5%-25%,首选12%-18%。
上述B组分中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成分,其分子量为1000-2000,重量百分比为:聚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聚醚多元醇=(10%-30%):(20%-60%):(10%-70%)。
上述B组分中聚酯多元醇包括,但不限于聚邻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邻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或聚对苯二甲酸异戊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嵌段共聚物。
上述B组分中聚醚多元醇和植物油多元醇为含有分子量在100-2000的10%-70%重量百分数的两官能以上多元醇,包括但不限于聚氧化丙烯三元醇,聚氧化乙烯三元醇,聚氧化丙烯-氧化乙烯三元醇,蓖麻油,大豆油。
上述A、B组分的使用重量百分比为:100:(30-90)。首选100:(75-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腾熙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腾熙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59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