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书阅读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0053.4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5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谢东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阿里巴巴文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平云路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电子书阅读 答题结果 电子设备 题目 互动 推送 阅读 服务器 互联网技术 答案发送 答案反馈 应用程序 用户使用 用户阅读 答题 预设 关联 答案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书阅读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用户使用应用程序阅读电子书时,按照预设的规则推送与电子书关联的题目,获取用户依据所述题目输入的答案并将答案发送至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答案反馈的答题结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向用户推送题目,让用户在阅读时参与答题并获得答题结果,有效提升了用户阅读兴趣及阅读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书阅读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都在争夺用户的碎片化时间,以通过增强用户体验来提高应用程序的黏性,让用户能长期使用该应用程序,而不会迁移到其他应用,达到吸引用户、促进用户活跃的目的。其中,碎片化时间指的是用户工作和生活中的零碎时间,例如,用户在等电梯、公交、地铁以及乘车过程的一些分散性的时间里,经常会通过手机、平板电脑安装的应用程序来浏览新闻、玩游戏、阅读电子书等。
现有的电子书阅读应用仅能给用户提供电子书搜索、下载、阅读等基本功能,但无法刺激用户阅读的兴趣以及继续阅读的欲望,即应用本身的黏性不够,可替代性较强,使得用户不会经常打开和使用,甚至使用其它应用来替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书阅读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有效刺激用户阅读兴趣,提升应用程序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书阅读互动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与一服务器通信,所述电子设备上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方法包括:在用户使用所述应用程序阅读电子书时,按照预设的规则推送与所述电子书关联的题目;获取所述用户依据所述题目输入的答案;将所述答案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答案反馈的答题结果。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书阅读互动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与一服务器通信,所述电子设备上安装有应用程序,所述装置包括:题目推送模块,用于在用户使用所述应用程序阅读电子书时,按照预设的规则推送与所述电子书关联的题目;答案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户依据所述题目输入的答案;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答案发送至所述服务器;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答案反馈的答题结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阅读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用户使用应用程序阅读电子书时,按照预设的规则推送与电子书关联的题目,获取用户依据所述题目输入的答案并将答案发送至服务器,接收所述服务器依据所述答案反馈的答题结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向用户推送题目,让用户在阅读时参与答题并获得答题结果,有效提升了用户阅读兴趣及阅读体验,有助于增强应用程序的黏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阿里巴巴文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阿里巴巴文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