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制备甲酸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0863.X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9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汪耀明;颜海洋;王晓林;李为;李传润;吴亮;徐铜文;张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02 | 分类号: | C07C51/02;C07C5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极膜电渗析 制备甲酸 副产物 甲酸钠 甲酸 硫酸钠 消耗 工业化应用 传统工艺 化学试剂 氢氧化钠 钠离子 硫酸 制备 转化 环保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制备甲酸的方法,通过双极膜电渗析转化甲酸钠得到甲酸,同时可得到高附加值的副产物氢氧化钠,回用于前段工序。过程中甲酸钠中钠离子含量可降至0.05mol/L以下,转化率高达98%以上。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无需消耗任何化学试剂,避免了传统工艺中硫酸的消耗和副产物硫酸钠的产生。因此通过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甲酸是一种经济、绿色、环保的生产方法,具有重要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酸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制备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化学、皮革、染料和橡胶等等工业。而甲酸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可用过甲酸甲酯水解制得(CN1618784A),也可通过甲酸钠酸化制得(CN204874348U)。然而甲酸钠经常存在于很多化工企业的副产物中,产量也非常大。例如,我国是黄磷生产大国,处理黄磷生产尾气将会副产大量的甲酸钠(CN204874348U);在季戊四醇和新戊二醇的生产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甲酸钠(CN204874348U和CN1258668A)。针对大量的副产物甲酸钠,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用法是将其转化为甲酸和乙酸等。生产甲酸时,常规的方法是通过添加硫酸酸化制得(2HCOONa+H2SO4→2HCOOH+Na2SO4),该过程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硫酸,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硫酸钠,其附加值也非常低。双极膜电渗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膜分离技术,能够在低电压下将水解离为H+和OH-,因此可一步将有机、无机盐转化为相应的酸和碱,过程中无化学试剂消耗,无副产物产生。然而,目前并没有通过双极膜电渗析法转化甲酸钠制备甲酸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制备甲酸的方法,以期实现低能耗、绿色、环保的生产过程。
本发明通过双极膜电渗析制备甲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甲酸钠溶液注入到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中的酸室,向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中的碱室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向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中的阳极室和阴极室分别注入强电解质溶液,然后在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两端施加直流电,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双极膜解离产生的H+与酸室中的COOH-结合生成HCOOH,酸室中的Na+被迁移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到碱室,与碱室双极膜解离产生的OH-结合生成NaOH。运行至酸室电导率不再下降即可停止。
酸室中注入的甲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5-5mol/L。
碱室中注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1-0.3mol/L。
阳极室和阴极室注入的强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钠或硝酸钠溶液,浓度为0.01-1.0mol/L。阳极室和阴极室串联在一起,从而使得两极室中阳离子总量和阴离子总量保持不变,维持电解液中阴阳离子平衡。
所述双极膜电渗析膜堆的排列方式依次为:阳极-阳极室-阳离子交换膜-碱室-双极膜-[酸室-阳离子交换膜-碱室-双极膜]n-酸室-阳离子交换膜-阴极室-阴极,其中n为重复单元数,n的取值为1-1000。n的取值对处理结果没有明显影响,只会影响处理量。
所述阳极和阴极的材料为耐腐蚀的钛涂钌。相邻离子交换膜之间的隔室包括所述的碱室和酸室,由带有流道和格网的垫片构成,垫片厚度为0.8mm。
运行过程中,先将各隔室料液通过蠕动泵循环5-30分钟,排出膜堆中的气泡,增加浓缩室中溶液的电导率。
运行过程中,通过蠕动泵控制阳极室、阴极室、碱室和酸室溶液流动的线流速为3-10cm/s,避免浓差极化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科佳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0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