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流速河道生态笼网箱护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1222.6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保;宋战平;李世豪;刘新荣;张玉伟;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C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箱 生态袋 肥料 高流速 生态笼 绑扎 护岸 石笼 生长 河道 沉水植物种子 观赏性植物 网格形结构 级配碎石 植物护岸 植物种子 相邻格 倒扣 坡面 水缘 轴向 成活率 开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流速河道生态笼网箱护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河底开挖河槽,并设置镇脚,再将若干装有级配碎石的石笼网箱沿轴向依次分布于河槽的坡底,然后将各石笼网箱进行绑扎;2)清理河槽的坡面,并将装有若干生态袋的格宾网箱由下到上依次倒扣在河槽的坡面上,然后将相邻格宾网箱之间绑扎,其中,所述格宾网箱的底部为网格形结构,格宾网箱内的生态袋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生态袋内装有沉水植物种子及其生长所需肥料;第二组生态袋内装有水缘植物种子以及生长所需肥料;第三组生态袋内装有喜湿观赏性植物种子以及生长所需肥料,该方法采用植物护岸,且植物的成活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岸防护领域,涉及一种高流速河道生态笼网箱护岸方法。
背景技术
新挖掘的河岸如果缺少必要的坡面防护措施,在降雨或河流的冲刷下会造成河岸的水土流失,阻塞河道。在暴雨洪水季节,河岸在降雨或者高流速的水流冲刷下,往往存在被冲毁的现象。同时,传统的河岸护坡措施往往仅仅考虑河岸的抗冲刷防护,而忽略了河岸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的重要性。在河岸防护措施施工及施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生态系统不能得到很好的建立,或者无法恢复原有的状态。现有的河岸防冲刷措施中,以干砌片石、混凝土面板及植物防护最为常见。干砌片石和混凝土面板防护河岸仅仅考虑河岸防暴雨和水流的冲刷,并未将河流的生态环境考虑在内。因此,河岸在采取干砌片和混凝土面板防护后,河岸往往会干秃秃一片,不符合我们所追求的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此外,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砌片和混凝土面板下的土壤在降雨、渗流和河岸水位涨落的循环下从砌片间隙或混凝土面板伸缩缝间渐渐流失,砌片和混凝土面板下会出现一个个空洞,造成塌陷。如此后期的维护费用高昂。植物防护能够较好的涵养水土,但是新植得植物在根茎未深入河岸的土壤前如果遭遇暴雨、高流速的河水往往会面临被冲坏的危险。因此采用植物护岸植物的成活率并不高,植物防护的效果也是因环境而异。
鉴于此在高流速河道的河岸防护中,亟需一种经济可行,既能防护河岸的冲刷又考虑生态环保效益,同时能够确保有较高的植物成活率的河岸防护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流速河道生态笼网箱护岸方法,该方法采用植物护岸,且植物的成活率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高流速河道生态笼网箱护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河底开挖河槽,并设置镇脚,再将若干装有级配碎石的石笼网箱沿轴向依次分布于河槽的坡底,然后将各石笼网箱进行绑扎;
2)清理河槽的坡面,并将装有若干生态袋的格宾网箱由下到上依次倒扣在河槽的坡面上,然后将相邻格宾网箱之间绑扎,其中,所述格宾网箱的底部为网格形结构,格宾网箱内的生态袋分为三组,其中,第一组生态袋内装有沉水植物种子及其生长所需肥料;第二组生态袋内装有水缘植物种子以及生长所需肥料;第三组生态袋内装有喜湿观赏性植物种子以及生长所需肥料,且格宾网箱由下到上依次倒扣在河槽的坡面上后,第一组生态袋、第二组生态袋及第三组生态袋自下到上依次分布。
格宾网箱的横截面为六边形结构。
生态袋采用生态网布编织而成。
步骤1)中通过钢丝绳将各石笼网箱进行绑扎。
步骤2)中清理河槽的坡面的具体操作为:清除坡面上的石块及植物根茎。
相邻格宾网箱之间通过钢丝绳绑扎。
各格宾网箱呈蜂窝形排布。
步骤2)之后还包括:待各生态袋中的植物种子在2-3个生长周期后,拆除格宾网箱。
步骤2)之后还包括:在岸边种植草地。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1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