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1806.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石国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剑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18 | 分类号: | A61K36/718;A61P25/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城南街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偏头痛 治疗 无毒副作用 用药顺应性 薄荷 患者症状 减轻疼痛 临床疗效 临床症状 原料组成 中药药材 重量份数 总有效率 黄连 白僵蚕 白芷 川芎 黄芩 牛膝 羌活 肉桂 防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川芎20‑40份,羌活15‑20份,白芷15‑20份,防风15‑20份,白僵蚕15‑20份,薄荷10‑15份,黄连5‑10份,黄芩5‑10份,牛膝20‑30份,肉桂5‑10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消除偏头痛的所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几乎无毒副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经临床500例的实践,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且所采用的原料为常见的中药药材,廉价易得,治疗方法简便,用药顺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偏头痛又称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它是一种反复性发作的头痛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偏头痛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障碍疾病,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35-45岁之间达到高峰,之后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据研究显示,偏头疼患者比平常人更容易发生大脑局部损伤,其偏头疼的发作次数越多,大脑受损伤的区域会越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以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机理和病理学的分子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一般采用阿司匹林、消炎痛、西比林、脑复康等进行治疗,但西药只能缓解病痛,无法根治病情,有效率为较低,易出现耐药,而且副作用较大。因此,临床效果并不显著。所以,开发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消除偏头痛的所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几乎无毒副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川芎20-40份,羌活15-20份,白芷15-20份,防风15-20份,白僵蚕15-20份,薄荷10-15份,黄连5-10份,黄芩5-10份,牛膝20-30份,肉桂5-10份。
进一步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川芎30份,羌活20份,白芷20份,防风20份,白僵蚕15份,薄荷15份,黄连6份,黄芩6份,牛膝20份,肉桂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消除偏头痛的所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几乎无毒副作用,显著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疼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本发明的实验研究证实,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能够调整交感神经的功能,使血管舒缩功能恢复正常,及时解除血管的痉挛状态,使局部组织血液供应恢复正常,微循环活动改善,从而发挥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对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经临床500例的实践,总有效率达到95%以上。
3)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常见的中药药材,廉价易得,治疗方法简便,用药顺应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1)分别称取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川芎20-40份,羌活15-20份,白芷15-20份,防风15-20份,白僵蚕15-20份,薄荷10-15份,黄连5-10份,黄芩5-10份,牛膝20-30份,肉桂5-10份。
2)然后按照正规制药工艺流程,生产成临床常用的各种药物剂型,如浓缩颗粒冲剂、中药口服液、片剂或者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剑药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剑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18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