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甘油保护纳米铂颗粒催化活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2149.4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5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勇;陈小锋;杜雅慧;朱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3/00 | 分类号: | B01J33/00;B01J35/02;B01J31/28;B01J23/4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秦彦苏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甘油 保护 纳米 颗粒 催化 活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甘油保护纳米铂颗粒催化活性的方法,将纳米铂颗粒分散于0.1~100%的甘油水溶液中,或将含有纳米铂颗粒的溶液的溶剂置换为0.1~100%的甘油水溶液,可有效保护纳米铂的催化双氧水分解的活性,避免该活性在储存过程中降低甚至丧失。本发明获得的纳米铂颗粒可在表面修饰功能性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可被应用于生物分析或生物医学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铂颗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甘油保护纳米铂颗粒催化活性的方法,能够得到高度稳定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纳米铂颗粒。
背景技术
纳米粒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多样化的形态,因此具有较强的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等催化活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表面修饰有多种功能性分子的纳米铂颗粒,在电催化、生物分析、化学/生物传感、燃料电池等领域应用广泛。然而,纳米铂的催化活性的稳定性较差。由于纳米颗粒团聚等原因,其在保存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催化活性不规律性降低的现象。实验发现,纳米铂在无特殊保护时,其催化活性只能维持7天左右,给基于纳米铂催化活性的应用带来较大的困难。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寻找一种合适的载体,如炭黑、介孔碳、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石墨烯纳米片等。而这些固相载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纳米铂颗粒的催化活性,且其在生物体系中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此外,由于纳米铂与载体(如炭黑)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载体上附着的纳米铂颗粒较易从载体上掉落。研究表明,在燃料电池应用中,纳米铂颗粒从载体掉落并发生团聚,是燃料电池效能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纳米铂催化活性降低的的问题限制了纳米铂的应用,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利用甘油保护纳米铂颗粒催化活性的方法,简单合理,可操作性强,纳米铂颗粒高度稳定且生物相容性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利用甘油保护纳米铂颗粒催化活性的方法,将纳米铂颗粒分散于0.1~100%(体积百分比,下同)的甘油水溶液中,或将含有纳米铂颗粒的溶液的溶剂置换为0.1~100%的甘油水溶液。
一实施例中:所述置换的方法为将含有纳米铂颗粒的溶液在10000~15000rpm离心5~15 min,去除上清液,沉淀以所述0.1~100%的甘油水溶液重悬并混匀。
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铂颗粒为新合成的纳米铂颗粒。
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铂颗粒具有晶体簇结构。
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铂颗粒表面修饰有功能性分子,所述功能性分子例如为生物素。
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铂颗粒的合成方法包括:在煮沸同时搅拌的条件下,采用抗坏血酸还原氯铂酸,以合成所述纳米铂颗粒。这种方法合成的纳米铂颗粒催化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的活性较高。
一实施例中:采用抗坏血酸还原氯铂酸合成纳米铂颗粒后,10000~15000rpm离心5~15 min,去除上清液,沉淀以所述0.1~100%的甘油水溶液重悬并混匀。
一实施例中:所述甘油水溶液的浓度为5~55%。
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铂颗粒在所述甘油水溶液中的浓度不低于1mmol/L。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保护于甘油中的纳米铂颗粒,所述纳米铂颗粒可以具有晶体簇结构;所述纳米铂颗粒表面还可以修饰有功能性分子,所述功能性分子例如为生物素。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2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