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平面集成式微波测高雷达及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2260.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1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08 | 分类号: | G01S13/08;G01S1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桢荣 |
地址: | 2100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无人机 平面 集成 式微 测高 雷达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平面集成式微波测高雷达,包括微波基片、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所述微波基片、第一基片、第二基片从上至下顺序叠放,微波基片的上表面设有射频收发前端、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和混合环,第二基片的底部设有频率合成器、电源管理模块、通讯接口模块和控制处理电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平面集成式微波测高雷达的测量方法,构成全天时进行精确稳定的高度测量的雷达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频段雷达系统中的测距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平面集成式微波测高雷达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低空飞行作业过程中,需要跟随地表的高低起伏动态调整飞行高度,以保证飞行的安全性,这需要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测高装置通过连续高度测量来保障。
现有的无人机高度测量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
1、 通过激光雷达测高
2、 通过气压计测高
3、 通过超声波测高
4、 通过微波雷达测高
对于第1种方法,通过激光雷达测高,如“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0月发表的《适用于无人机超低空飞行的脉冲激光测高系统》一文所述,通过对连续波激光源进行脉冲调制,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回波脉冲,通过比对收发脉冲之间的时间延迟,推算出高程差。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无人机测高,在实际始用时最大的限制因素就是不能全天时全天候工作。众所周知,激光雷达一般都是在光照较弱或夜晚的条件下工作,如果白天太阳光照强烈的时候,地表反射的太阳辐照可能也比较强,会对激光束产生较大的背景噪声干扰,影响测量准确性。另外,在雾、重污染等空气中悬浮粒子较多的气象条件下,激光的穿透力会大大降低,无法始用。因此,使用激光雷达进行测高存在一定的不足。
对于第2种方法,使用气压计测高,如“自动化与仪表”期刊2012年发表的华南理工大学李洪辉等人撰写的《无人直升机高度测量的设计与实现》一文所述,利用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基本原理,使用BMP085气压计芯片,结合高阶卡尔曼滤波,实现高度测量。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呈现出多变性,导致测量的误差较大。
对于第3种方法,使用超声波测高,如“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0年发表的内蒙古工业大学刘博等人撰写的《用于小型无人机的超声波低空测高系统实验研究》一文所述,基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反射原理,利用超声波模块和微处理器相结合进行高度测量。该方法和目前大多数汽车上所用的超声波倒车防撞告警装置类似,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主要缺点是探测距离较近,实际最大探测距离一般只有10米左右,不太适用于在复杂地形飞行的无人机。
对于第4种方法,使用微波雷达测高,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凤等人2015年发表的《应用于无人机的单天线LFMCW雷达高度表研究》一文所述,从该文所给出的系统原理框图可知,其采用单天线调频连续波测距的系统方案,为了消除单天线所带来的发射功率泄露阻塞接收通道的问题,引入了矢量对消的电路。这种方法是调频连续波雷达测距的经典方法之一,其优点是使用单天线,可以缩小体积,但付出的代价是需要使用复杂的矢量对消电路,而且电路里需要使用环形器、耦合器、矢量调制器等分立电路,客观上增加了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使用单天线带来的体积缩减的优势。对于小型无人机测高雷达而言,因为探测距离较近,实际所需的天线口径并不会很大,所以使用单天线与使用双天线而言,其带来的综合优势并不明显,反而因为矢量对消电路的引入造成了复杂性和成本的增加,这对于民用产品的推广应用来说是不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22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