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拜耳法赤泥还原焙烧提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2569.2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501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高建德;孙宁;吕斐;孙伟;胡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02 | 分类号: | C22B1/02;B03C1/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拜耳法赤泥 还原 焙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拜耳法赤泥还原焙烧提铁的方法,在赤泥中添加含氯化物作为离析剂、含钠化合物作为促进剂、含铁化合物作为成核剂、含钙类化合物作固硫剂和碳质还原剂,按照赤泥的质量计,含氯化物的添加剂量为3‑10wt%,含钠化合物的添加用量为5‑15%,含铁化合物的添加用量为3‑8%,含钙化合物添加用量为5‑12%,碳质还原剂添加用量为5‑15%。本发明采用还原焙烧赤泥的方法,使赤泥里面的铁还原成低价有磁性的物质,并在成核剂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形成大颗粒的晶粒,经弱磁选出。该方法能显著地提高赤泥还原焙烧中的金属转化率和离析效果,从而达到了提高铁回收率或品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料再利用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拜耳法赤泥还原焙烧提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强碱性固体废弃物,其因氧化铁含量较高(一般介于10%-30%之间),呈与赤色泥土相似的红色,故称赤泥。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和消费国,氧化铝产量约占世界35%-40%。目前氧化铝生产方法主要有拜耳法、烧结法和联合法三种,拜耳法工艺,每生产1t氧化铝排放赤泥1-1.5t。烧结法及联合法工艺,每生产1t氧化铝排放赤泥1.5-2.5t赤泥。截止2015年,全球赤泥堆存量超过35亿吨,并以每年1.2亿吨的速度增加。目前,我国每年赤泥排放量达到6000万吨,赤泥总堆存量超过6亿吨。其中氧化铝生产90%都采用拜耳法,铁矿石的分选主要采用磁选设备进行分离,但是,拜耳法赤泥中的铁多为弱磁性氧化铁Fe2O3,即使采用磁场强度较高的磁选机进行回收,仍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加上近年来钢铁价格不断下降,因此,在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下拜耳法赤泥提铁难以实现工业化。
赤泥碱性强、盐分含量高,其生态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一直受强碱性制约而难以有效进行,外排赤泥以堆存为主,堆存过程中存在多种环境风险。赤泥高碱性、高盐分、有机物含量低、植物营养物质匮乏等化学特性抑制了植物在堆场的生长,对堆场植被重建极为不利。赤泥颗粒细小、Na含量高,堆场表层返碱时有发生,形成的碱性粉尘污染空气(干法堆存的赤泥),危害周边植物及堆场工作人员的安全。赤泥颗粒容重大、导水率低,赤泥坝上容易发生水涝。赤泥中Al、As、V等在强碱环境下迁移能力较大,Na+和Al3+浓度高,赤泥附液生物毒性强,一旦发生渗透对人体和植物的危害较大。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一直还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赤泥利用途径。目前赤泥的主要处理方式是筑坝堆存,直接填海或者中和后填海。我国山东、河南、贵州、山西、广西等氧化铝厂,多处于内陆地区,采用平地高台、河谷拦坝、凹地充填等方法堆存赤泥。
拜耳法赤泥中含的铁往往会导致其他有用组分不能得以综合利用,因此把拜耳法赤泥中的铁提前收回,有利于其他组分的回收。目前国内外针对赤泥综合回收利用进行了大量研究,主体工艺主要集中在还原焙烧—碱浸和直接酸浸等。但回收拜耳法赤泥中的铁主要采用化学浸出法,这不仅消耗大量的酸、碱等化学试剂,而且,化学试剂易腐蚀损坏设备,对设备质量要求较高。由于赤泥成分复杂,存在包裹性、碱性、等问题,赤泥的无害化综合利用成为世界性难题。目前的处理方法均存在利用率不足或成本高、工艺复杂的缺点。因此,开发赤泥的可行性综合回收利用新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
赤泥中的铁由于晶粒特别细小,大部分都会被其他矿物包裹,尤其是被云母所包裹,若直接进行还原焙烧,则会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首先是铁被赤泥中造岩矿物或其他矿物所包裹,难以进行解离和还原;接着就是由于赤泥中的铁由于晶粒过小,即使在焙烧中被还原成低价态的磁性氧化物,在磁选过程中也不能被磁选机分离出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赤泥难处理、利用率低,工艺复杂、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的现状提出一种工艺简单、环境友好、高效的拜耳法赤泥还原焙烧提铁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将拜耳赤泥与离析剂、促进剂、成核剂、固硫剂、还原剂混合获得混合生料,将混合生料还原焙烧获得还原产物,还原产物经磁选获得铁精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25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难选铁矿石低温氢还原磁化焙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氧化铍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