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术缝合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3708.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44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俞书宏;管庆方;韩子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17/00 | 分类号: | A61L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缝合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术缝合线,由细菌纤维素水凝胶或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水凝胶制备得到,所述手术缝合线的回弹率为5%~30%。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菌纤维素的手术缝合线,该手术缝合线由于细菌纤维素的三维纳米网络结构,使其具有可拉伸不回弹性,作为手术缝合线可有效避免回弹造成切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缝合线。
背景技术
手术缝合线是在外科手术中或者在外伤处理中,用于缝合止血以及组织缝合的特殊线。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制成了第一根合成线,众多的吸收和非吸收性合成线由此迅速的发展出来。第一根合成线在1931年由聚乙烯醇制成;50年代开发了聚酯线,后来发展出针对羊肠线和聚酯的辐射灭菌;60年代发现了聚乙醇酸,70年代它被用于缝合线的制造。目前,大部分的缝合线是用聚合物纤维制作的,古代的材料中只有丝绸和肠线仍在使用;在欧洲和日本,肠线因牛海绵状脑病而被禁止,而丝绸有时会被用于血管和耳鼻喉科手术。
手术缝合线的弹性是缝线在被伤口肿胀将其拉长后能够回复原来长度和形态的能力。弹性较好的缝线(如NovafilTM聚丁烯酯合成线),在组织水肿的时候不易对组织产生切割,而水肿消退后也不松脱,伤口不易裂开。
为了防止手术缝合线在伤口组织水肿或者伤口存在张力的情况下对伤口组织产生切割,造成二次伤害,需要开发一种本身具有强度,能随着伤口的张开而拉伸变长并且不发生回弹避免造成切割的缝合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拉伸不回弹手术缝合线。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术缝合线,由细菌纤维素水凝胶或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水凝胶制备得到,所述手术缝合线的回弹率为5%~30%。
优选的,所述手术缝合线的回弹率为9%~28%。
优选的,所述手术缝合线的直径为50~550μm。
优选的,所述细菌纤维素水凝胶或所述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水凝胶为长条状。
优选的,所述长条状的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的宽度为0.5mm~10mm,所述长条状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水凝胶的宽度为0.5mm~10mm。
优选的,所述细菌纤维素水凝胶由醋酸菌属细菌经过发酵制备得到;所述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水凝胶为高分子材料和纳米材料中的一种与细菌纤维素的复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四氟乙烯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纳米材料选自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纳米二氧化硅和氮化硼纳米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手术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在不施加轴向拉力的情况下,将长条状的细菌纤维素水凝胶或长条状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水凝胶捻至线状,得到手术缝合线。
优选的,在捻至线状之后将得到的捻线灭菌,再置于液体中浸泡保存或湿态密封保存。
优选的,所述液体选自蒸馏水、生理盐水或适合用于人体内的液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术缝合线,该手术缝合线是由细菌纤维素水凝胶或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水凝胶制备得到。在本申请中,细菌纤维素或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是由纳米纤维素构成的三维网络,纤维素之间存在大量的氢键,由其形成的手术缝合线同样是由纳米纤维素组成,在受到拉力时纤维素之间发生滑移,线被拉长,同时这种滑移是不可逆的。因此,手术缝合线具有拉伸后不回弹的特性。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手术缝合线的外观照片;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手术缝合线的力学循环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3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