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生物功能的医用复合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3865.4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潇;杨磊;杨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00 | 分类号: | C08J9/00;C08J3/075;C08L29/04;C08L5/04;C08L89/00;C08K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1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生物 功能 医用 复合 凝胶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具有多生物功能的医用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它以交联后的可生物降解大分子凝胶为连续基底相,占质量百分比5~50%的可生物降解金属/合金颗粒均匀分布于连续基底相中;所述的可生物降解大分子凝胶包括明胶、胶原、海藻酸、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淀粉、纤维素、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所述的可生物降解金属/合金颗粒的粒径为10~1000μm,包括纯锌、锌合金、纯镁、镁合金;所述的医用复合凝胶的吸水量≥1倍的自身重量,吸水平衡后的压缩强度为0.1~1000kPa,断裂延伸率为30~1000%;
它采用以下方法中的一种制备获得:
方法一包括如下步骤:
(1a)按质量百分比1~50%,将可生物降解大分子凝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条件下得到凝胶水溶液,冷却后得到粘稠液体;所述的可生物降解大分子凝胶包括明胶、胶原、海藻酸、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淀粉、纤维素、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
(2a)按质量百分比0.05~50%,将可降解金属/合金颗粒加入到步骤(1a)得到的粘稠液体中,所述的可生物降解金属/合金颗粒的粒径为10~1000μm,包括纯锌、锌合金、纯镁、镁合金;经充分搅拌混合,在温度为0~20℃的条件下静置,待凝胶充分自交联并干燥后得到具有多生物功能的医用复合凝胶;或将自交联得到复合凝胶置于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二次交联,所述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甲醛、京尼平、方酸二乙酯、乙二醛、草酸、β-磷酸甘油、水溶性碳二亚胺,或含有钙离子、锌离子、镁离子、二价铁离子、锶离子、三聚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柠檬酸根离子其中一种的水溶液;再经去离子水充分清洗干燥后,得到具有多生物功能的医用复合凝胶;
方法二包括如下步骤:
(1b)按质量百分比1~50%,将可生物降解大分子凝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条件下得到凝胶水溶液,冷却后得到粘稠液体;所述的可生物降解大分子凝胶包括明胶、胶原、海藻酸、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淀粉、纤维素、壳聚糖、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
(2b)在温度为0~50℃的搅拌条件下,按质量百分比0.1~50%,将可降解金属/合金颗粒加入到步骤(1b)得到的粘稠液体中,充分混合后加入交联剂,再在温度为0~10℃的条件下静置6~24小时,得到交联后的复合凝胶;所述的可生物降解金属/合金颗粒的粒径为10~1000μm,包括纯锌、锌合金、纯镁、镁合金;所述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甲醛、京尼平、方酸二乙酯、乙二醛、草酸、β-磷酸甘油、水溶性碳二亚胺,或含有钙离子、锌离子、镁离子、二价铁离子、锶离子、三聚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柠檬酸根离子其中一种的水溶液;
(3b)将步骤(2b)得到的复合凝胶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干燥,或将复合凝胶置于交联剂溶液中进行二次交联后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干燥,得到具有多生物功能的医用复合凝胶;所述的交联剂包括戊二醛、甲醛、京尼平、方酸二乙酯、乙二醛、草酸、β-磷酸甘油、水溶性碳二亚胺,或含有钙离子、锌离子、镁离子、二价铁离子、锶离子、三聚磷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柠檬酸根离子其中一种的水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生物功能的医用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淀粉包括玉米、马铃薯、麦类、红薯、山芋、木薯、糯米原淀粉及其改性淀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生物功能的医用复合凝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锌,其锌元素质量分数>99%;所述的锌合金,其中含有质量分数总和为1~50%的合金元素,包括铜、镁、银、锰、硒、锶、钙、铁、锆、硅;所述的纯镁,其镁元素质量分数>99%;所述的镁合金,其中含有质量分数总和为1~50%的合金元素,包括锌、铜、银、锰、硒、锶、钙、铁、锆、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38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