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4033.4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6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艳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 介入 手术 压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的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包括机架、压迫带、推力机构、拉力机构及压定机构。压迫带设在机架内左侧。推力机构设在机架左壁上,包括推压部和推力滑杆,推压部能推动推力滑杆沿斜向下方向移动。拉力机构设在机架右壁上,包括拉引部和拉力滑杆。拉力滑杆一端连压迫带,另一端连拉引部。压定机构相对置于拉力机构的下方,包括驱动部和挡定部,挡定部设在驱动部朝向压迫带的一端。驱动部能推动挡定部朝向压迫带的方向移动。其特别适用于对经股静/动脉进行穿刺介入手术后的部位实施压迫,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助于降低穿刺介入手术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缓解护理工作中按压手臂的紧张和疲劳感,有助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穿刺介入手术是指将导管经静/动脉放置到病人血管中进行治疗的手术。进行手术时,一般需要经股静/动脉或肱静/动脉穿刺置入。手术结束后,穿刺导管和鞘管要从静脉或动脉内拔除,此时需要医护人员施以合理力度的按压力,较长时间地按压穿刺进入部位,并间断性地缓冲释放,以保证必要的血液循环需求。
在临床护理上,因为穿刺手术后需要按压时间较长,医护人员容易因疲劳导致力度不足,而容易致使患者穿刺伤口处出现出血、皮下血肿等不适情况。所以在目前的穿刺手术术后按压护理中,存在费时、费力、需额外占用医护人员的问题。针对当下穿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亟待设计一种专用装置,达到缓解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护理中需占用医护人员的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当前穿刺介入手术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大、按压手臂易紧张、疲劳、按压护理占用时间较多而制约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后的压迫装置,其特别适用于对经股静/动脉进行穿刺介入手术后的部位实施压迫,有助于缓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克服疲劳导致的不良问题,并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刺介入手术压迫装置,包括托板、呈U字型的机架、与压迫带下端匹配的推力机构、与压迫带上端匹配的拉力机构以及压定机构。所述托板置于所述机架的下端口,所述压迫带呈拱形并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左侧壁板的内侧。
所述推力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左侧壁板上,包括推压部和推力滑杆。所述推力滑杆的轴线向右下方倾斜,且端部延伸至所述机架内并与所述压迫带枢轴地匹配。所述推压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左侧壁板上,能够推动所述推力滑杆沿其轴线方向移动。为了保证压迫带下端能够有充裕的移动空间,在部分实施例中,可在所述托板的上端面靠近压迫带下端的一侧设置长槽或长孔,而且设置的长槽或长孔的宽度大于压迫带的宽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推压部包括弹簧A和推力螺栓。所述机架的左侧壁体上设有轴线向右下方倾斜的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的内径由外端朝内端呈减小趋势。所述推力螺栓匹配设置在所述阶梯通孔的外端,所述推力滑杆由所述阶梯通孔的内端穿入阶梯通孔中。所述弹簧A置于阶梯通孔中并套装在推力滑杆上。所述推力滑杆伸入阶梯通孔内的一端设有螺圈,且螺圈相对处于弹簧A的外端一侧。
旋拧所述推力螺栓使其相对阶梯通孔向内移动,便能够对推力滑杆施加推力,而使得推力滑杆向右下方移动,最终驱使压迫带的下端向右下方移动,期间弹簧A逐渐被压缩;反之,旋拧所述推力螺栓使其相对阶梯通孔向外移动,则在弹簧A的作用下而使得推力滑杆向左上方移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艳,未经李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4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刺介入手术压迫器
- 下一篇:一种滑杆式腰椎骨质增生磨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