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4938.1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鲁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洋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A61K36/8968;A61P11/00;A61P1/14;A61P11/14;A61P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6400 陕西省商洛***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茶 制备 麦冬 重量份 枸杞 破碎 罗汉果 五味子 西洋参 亚健康人群 茯苓 保健饮料 原料烘干 原料组成 止咳化痰 金银花 山楂 生津润 山药 烘干 补肺 茶剂 陈皮 称取 肺燥 分装 健脾 生地 小包 玄参 杀菌 冷冻 清洗 | ||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保健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西洋参3‑5份,麦冬2‑6份,枸杞1‑5份,茯苓2‑4份,生地1‑5份,玄参1‑5份,罗汉果1‑5份,五味子3‑6份,山药1‑5份,山楂1‑5份,陈皮2‑6份和金银花3‑10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各种原料,杀菌;(2)将步骤(1)中麦冬和枸杞冷冻后破碎、烘干,其他原料烘干后破碎;(3)称取相应重量份的步骤(2)处理后的各原料,均匀混合,制得茶剂;(4)按每5g一小包,分装成若干小包。本发明保健茶补肺降火,生津润肠,健脾升清,止咳化痰,见效快,适用于有肺燥症状的亚健康人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工业排烟多、矿山城建粉尘多、车辆尾气多、民众吸烟多、农业用药多、室内装修毒气多等诸多伤害肺与呼吸道健康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人们的呼吸系统。肺主肃降,然燥伤肺津,肺失津之濡润,清肃失职,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肺主宣发,然燥伤肺津,津液亏少,故出现唇、舌、咽喉、鼻腔、皮肤干燥;肺与大肠相表里,津液亏少,不能润泽肠道,故而出现大便干燥。所以,维护肺部的健康,已成为人们日常养生关注的重点。目前临床上对肺部疾病的治疗,大都采用药物治疗,如注射制剂,止咳糖浆制剂等,为了达到对肺部病灶的治疗上述制剂中都添加有一定含量的消炎成分,而这些消炎成分大多为有机合成制剂,这些有机合成制剂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仅适用于肺部疾病的急性治疗,而并不适于作为日常保健品来饮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茶,清肺燥热,补肺亏少的津液,配合健脾,借助脾之升清给肺提供足够的津液,适用于有肺燥症状的亚健康人群。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健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西洋参3-5份,麦冬2-6份,枸杞1-5份,茯苓2-4份,生地1-5份,玄参1-5份,罗汉果1-5份,五味子3-6份,山药1-5份,山楂1-5份,陈皮2-6份和金银花3-10份。
西洋参:甘、微苦、凉,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麦冬:甘、微苦、寒,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用于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枸杞:味甘、性平,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用于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等症;
生地:味甘、苦、性微寒,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蛆血,咽喉肿痛;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主治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罗汉果:味甘、性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主治肺热痰炎咳嗽;咽喉炎;扁挑体炎,急性胃炎,便秘;
五味子:温、酸、甘,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山药:味甘、性平,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用于肉食滞积、症瘕积聚、腹胀痞满、瘀阻腹痛、痰饮、泄泻、肠风下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洋,未经鲁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4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灵芝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香型花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