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轴挠性摆式加速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5389.X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魏宗康;周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15/13 | 分类号: | G01P15/13;G01P15/125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轴挠性 摆式 加速度计 | ||
1.一种两轴挠性摆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X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2)、Y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3)、X轴力矩器(4)、Y轴力矩器(5)、X轴伺服放大器(6)、Y轴伺服放大器(7)和加速度计基座(8);
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的一端与加速度计基座(8)固连,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悬空端的四个镀金面分别作为X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2)和Y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3)的一动极板;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悬空端的四个镀金面正交设置;
X轴力矩器(4)的轭铁端面(9)作为X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2)的定极板;Y轴力矩器(5)的轭铁端面(10)作为Y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3)的定极板;
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悬空端的四个镀金面上分别安装有四个力矩器线圈(11),对应的,在加速度计基座(8)上分别安装有四个铁芯(12),构成正交的X轴力矩器(4)和Y轴力矩器(5);
X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2)的信息经过X轴伺服放大器(6)后反馈到X轴力矩器(4);Y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3)的信息经过Y轴伺服放大器(7)后反馈到Y轴力矩器(5);在X轴和Y轴方向分别有加速度输入时,两个方向的反馈信号作为加速度计的输出;
其中,
X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2)为两个,沿X轴方向设置,且关于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对称;
Y轴变距离差动电容式传感器(3)为两个,沿Y轴方向设置,且关于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对称;
Y轴力矩器(5)为两个,沿Y轴方向设置,且关于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对称;
铁芯(12)设置在力矩器线圈(11)内;
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运动的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α和β分别表示挠性杆相对加速度计基座X轴和Y轴的转动角度;ax和ay分别表示加速度计沿基座X轴和Y轴输入的视加速度;ml表示加速度计的摆性;Mx和My分别表示绕X轴和Y轴的干扰力矩之和;MDx和MDy分别表示X轴和Y轴的力矩器力矩;Jx表示挠性杆X方向的转动惯量,Jy表示挠性杆Y方向的的转动惯量,Cx表示挠性杆X方向的转动阻尼系数,Cy表示挠性杆Y方向的转动阻尼系数;Kx表示挠性杆X方向的弯曲刚度,Ky表示挠性杆Y方向的弯曲刚度;φX1、φY1分别表示基座绕X轴和Y轴转动的角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挠性摆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的材料为:铍青铜或石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轴挠性摆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细颈式长方体挠性杆(1),包括:长方体主体(101)和设置在长方体主体(101)靠近基座支承端的挠性关节(102);其中,挠性关节(102)的形状为:圆柱形、矩形或平桥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轴挠性摆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挠性关节(102)两个方向的截面厚度为长方体主体(101)厚度的1/5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轴挠性摆式加速度计,其特征在于,挠性关节(102)的关节轴线与摆轴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538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轴框架摆式加速度计
- 下一篇:电容式微电子机械加速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