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木制品涂料抗刮伤助剂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5906.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李东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08 | 分类号: | C09D5/08;C09D7/48;C09D7/6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宋宇晴 |
地址: | 23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制品涂料 抗刮伤助剂 制备 表面摩擦系数 产业领域 过程操作 化学侵蚀 抗刮伤性 快速迁移 耐化学性 润滑作用 涂层表面 涂料乳液 有效方式 助剂添加 自润滑性 综合性能 爽滑性 刮伤 乳液 涂膜 固化 涂料 抵抗 | ||
本发明涉及木制品涂料处理产业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木制品涂料抗刮伤助剂,利用制备得到的助剂能够快速迁移至涂料乳液中,在乳液中容易分散,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和极好的自润滑性,性能稳定,形成极好的润滑作用,有效降低表面摩擦系数,保持涂层表面爽滑性,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助剂添加到涂料中,涂布固化后能够保护涂膜并抵抗刮伤以及化学侵蚀,涂层的硬度也得到提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提高木制品涂料抗刮伤性等综合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过程操作简单,效率高,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维持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制品涂料处理产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木制品涂料抗刮伤助剂。
背景技术
木材是能够次级生长的植物,如乔木和灌木,所形成的木质化组织。这些植物在初生生长结束后,根茎中的维管形成层开始活动,向外发展出韧皮,向内发展出木材。木材是维管形成层向内的发展出植物组织的统称,包括木质部和薄壁射线。木材对于人类生活起着很大的支持作用。根据木材不同的性质特征,人们将它们用于不同途径。
以各种木材为原料,加工成形态功能不一的木制品,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木制品涂料的开发利用规模也与日俱增。木制品在使用中极易受到磕碰,而会引起涂层的起皮脱落,造成木制品的保护层消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木制品涂料抗刮伤助剂,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助剂添加到涂料中,涂布固化后能够保护涂膜并抵抗刮伤以及化学侵蚀,涂层的硬度也得到提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木制品涂料抗刮伤助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1.5-2.0克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溶解于6-8毫升丙酮溶液中,使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在9.0-9.2之间,作为抗氧化剂备用,称取12-13克硝酸铋和15-18毫升稀硝酸混合,加入100-150毫升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升温至45-55℃,加入制备得到的抗氧化剂,持续搅拌混合40-50分钟;
(2)将混合物自然冷却至室温,陈化10-12小时,过滤得到物料使用去离子水冲洗3-4遍,在80-90℃烘箱中干燥6-7小时,然后置于马弗炉中焙烧3-5小时,焙烧温度为340-350℃,自然降温得到粉料即为所述助剂。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稀硝酸质量浓度为13-15%。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1)所述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18-20%。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制备得到的助剂粒径大小在0.1-0.5微米之间。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助剂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将助剂置于100℃下沸腾的饱和氯化钠水溶液中煮制2-3小时,过滤烘干即可。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木制品用涂料不耐刮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木制品涂料抗刮伤助剂,利用制备得到的助剂能够快速迁移至涂料乳液中,在乳液中容易分散,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和极好的自润滑性,性能稳定,形成极好的润滑作用,有效降低表面摩擦系数,保持涂层表面爽滑性,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助剂添加到涂料中,涂布固化后能够保护涂膜并抵抗刮伤以及化学侵蚀,涂层的硬度也得到提高,延长了涂层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提高木制品涂料抗刮伤性等综合性能的一种有效方式,过程操作简单,效率高,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维持寿命长等优点,是一种极为值得推广使用的技术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阜南县猛发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5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