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编织包芯纱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6108.2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芯纱 二维编织机 编织 纱锭 二维编织 工艺利用 喂入机构 芯纱细度 转动手柄 包缠纱 不变形 张力盘 加捻 偏芯 纱管 喂入 芯纱 缠绕 损伤 改造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织包芯纱工艺,将二维编织机改造加入喂入机构,通过选择纱锭数目,选择缠绕方向、放置纱管、调节张力盘、喂入芯纱、与外包缠纱固定、转动手柄的步骤实现包芯纱的编织。采用该工艺进行二维编织包芯纱不被加捻,具有不变形、不受损伤、基本保持原有状态的优势,而且芯纱细度不被限制,也不会出现偏芯和露芯的现象,该工艺利用二维编织机生产包芯纱,效率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织包芯纱工艺。
背景技术
包芯纱在国内发展较快,产品也深受客户的欢迎,但其生产方式还存在局限性,通过增加一个喂入系统的环锭细纱机上就能实现包芯纺的纱制,但由于钢丝圈以及钢领大小直接会限制包芯纱的细度,而且芯纱与外包纤维的横截面容易出现偏芯和露芯的现象。另一方面,二维编织机构造简单、工艺也不复杂,生产效率高,可以改造用来进行包芯纱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品质编织包芯纱工艺。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包芯纱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对二维编织机进行改造,增加芯纱喂入机构;
根据织物结构确定所用纱锭的数目,普通编织包芯纱是8锭、16锭;
按照选择的纱锭数目,准备缠绕相应数目的包缠纱纱管,以便在编织进行时放置在携纱器上,纱管下方为直角齿形,这种结构能够满足纱管编织时外包缠纱的退绕,根据齿形的方向,选择合理的缠绕方向,避免编织时退绕不良;
将纱管放置在携纱器上,将纱管均匀分别放置在两个运动轨迹上,一个沿顺时针,一个沿逆时针;
在编织机下方放置一张力装置,调节张力盘,芯纱通过张力装置获得合适的张力后,沿最终成型纱的轴向喂入,经过轨道盘中心,与外包缠纱一起通过成纱器瓷孔,固定在提取盘上;
用均匀速度转动手柄,实现包芯纱的编织;
根据芯纱与外包缠纱纤度的比例,改变传动齿轮,更换不同直径的提取圆盘,取出编织好的包芯纱。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该工艺进行二维编织包芯纱不被加捻,具有不变形、不受损伤、基本保持原有状态的优势,而且芯纱细度不被限制,也不会出现偏芯和露芯的现象,该工艺利用二维编织机生产包芯纱,效率高,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一种编织包芯纱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对二维编织机进行改造,增加芯纱喂入机构;
根据织物结构确定所用纱锭的数目,普通编织包芯纱是8锭、16锭;
按照选择的纱锭数目,准备缠绕相应数目的包缠纱纱管,以便在编织进行时放置在携纱器上,纱管下方为直角齿形,这种结构能够满足纱管编织时外包缠纱的退绕,根据齿形的方向,选择合理的缠绕方向,避免编织时退绕不良;
将纱管放置在携纱器上,将纱管均匀分别放置在两个运动轨迹上,一个沿顺时针,一个沿逆时针;
在编织机下方放置一张力装置,调节张力盘,芯纱通过张力装置获得合适的张力后,沿最终成型纱的轴向喂入,经过轨道盘中心,与外包缠纱一起通过成纱器瓷孔,固定在提取盘上;
用均匀速度转动手柄,实现包芯纱的编织;
根据芯纱与外包缠纱纤度的比例,改变传动齿轮,更换不同直径的提取圆盘,取出编织好的包芯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1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彩色花式涤纶丝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滤式负离子纱线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