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的粗磨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6659.9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32 | 分类号: | B02C4/32;B02C4/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桂林;马林中 |
地址: | 618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料筒 磨料 底座 可上下移动 挡板 粉末冶金 粗磨 开口 电机连接 水平设有 水平设置 一端开口 进料口 开口处 穿出 粗粉 粒径 上移 细磨 打磨 堵住 保证 | ||
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的粗磨设备,包括底座和水平设置在底座上且可上下移动的磨料筒,磨料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磨料筒的一端开口,开口处设有用于堵住开口且可水平移动以打开开口的挡板,磨料筒内水平设有磨料轴,磨料轴的一端穿出挡板并与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电机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磨料筒,并在磨料筒内设置磨料轴,从而控制磨料筒上移保证不同粒径的颗粒均可与磨料轴接触并有效打磨,所获得的粗粉均匀,有利于进行后续细磨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的粗磨设备。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目前,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成为新材料科学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分支之一。粉末冶金技术具备显著节能、省材、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且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在粉末冶金之前,需要先通过磨粉装置对金属进行打磨,CN206763007U公开了一种冶金实验用小型磨粉装置,该装置使颗粒进入动磨盘和定磨盘之间的缝隙进行粗磨处理,然后进入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的缝隙进行细磨处理,通过两道磨粉工序提升磨粉效果。但是,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粗磨的颗粒粒径分布极不均匀,而动磨盘和定磨盘之间的缝隙不可调节,这就使得较大的颗粒无法进入缝隙进行粗磨,而较小的颗粒则经缝隙下落,无法得到有效打磨,粗磨效果差,因此,急需提供一种可对不同粒径的颗粒进行粗磨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粉末冶金粗磨装置无法对粒径分布不均的颗粒进行有效打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的粗磨设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粉末冶金的粗磨设备,包括底座和水平设置在底座上且可上下移动的磨料筒,磨料筒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磨料筒的一端开口,开口处设有用于堵住开口且可水平移动以打开开口的挡板,磨料筒内水平设有磨料轴,磨料轴的一端穿出挡板并与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电机连接。
本发明使用时,将需要粗磨的颗粒从进料口加入磨料筒内,颗粒在磨料筒的底部聚集,启动第一电机,磨料轴旋转,然后控制磨料筒上移,带动颗粒上移后与磨料轴接触,其中,粒径较大的颗粒首先与磨料轴接触并被打磨,然后控制磨料筒继续上移,则可使粒径较小的颗粒与磨料轴接触并被打磨,如此即可保证不同粒径的颗粒均被有效打磨,所获得的粗粉均匀,而磨料筒在上移过程中,其开口始终与挡板接触,保证开口闭合,粗磨完成后,磨料筒下移并复位,控制挡板水平移动打开开口,则粗粉经开口排出。
进一步地,磨料筒通过支撑杆与设置在磨料筒下方的移动板连接,移动板通过连接杆与设置在底座内的气缸连接。
进一步地,底座上还设有支撑柱,挡板上端水平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挡板的一端与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第二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磨料筒的开口端下方设有集料箱。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磨料筒,并在磨料筒内设置磨料轴,从而控制磨料筒上移保证不同粒径的颗粒均可与磨料轴接触并有效打磨,所获得的粗粉均匀,有利于进行后续细磨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底座,2-第一电机,3-集料箱,4-移动板,5-气缸,6-连接杆,7-支撑杆,8-磨料轴,9-进料口,10-磨料筒,11-挡板,12-伸缩杆,13-支撑柱,1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66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