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7324.9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2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龙;葛连山;刘春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声 器件 便携 终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发声器件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内侧的音圈,所述第一振膜包括第一中心部;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包括第二中心部;所述磁路系统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及第二振膜之间,所述音圈收容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中;所述磁路系统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一中心部和第二中心部中的至少一个伸入所述避让孔以使第一中心部和第二中心部固定连接。本发明发声器件实现双向发声的结构占用的体积小,便于广泛应用于便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扬声器作为具有音频播放功能的终端的重要部件,已得到广泛应用。一些终端,尤其是便携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耳机便能够为扬声器提供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因此,现有的能够应用于狭小安装空间的扬声器,通常采用单个振膜正面发声的结构。为了实现双向发声,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两套音圈及磁路系统的扬声器,但这种扬声器通常体积较大,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器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实现双向发声的发声器件因体积较大而难以广泛应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发声器件,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及磁路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内侧的音圈,所述第一振膜包括第一中心部;
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包括第二中心部;
所述磁路系统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及第二振膜之间,所述音圈收容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中;所述磁路系统设有避让孔;所述第一中心部和第二中心部中的至少一个伸入所述避让孔以使第一中心部和第二中心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心部包括:第一平面部和结合与所述第一平面部的第一补强部;
所述第二中心部包括:第二平面部和结合与所述第二平面部的第二补强部;
所述第一中心部和第二中心部中的至少一个伸入所述避让孔以使第一中心部和第二中心部固定连接包括:
所述第一补强部和第二补强部中的至少一个伸入所述避让孔以使第一补强部和第二补强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第一振膜之间形成第一声腔,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形成第二声腔,所述避让孔连通所述第一声腔和第二声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补强部包括伸入所述避让孔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补强部包括伸入所述避让孔的第二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在所述避让孔内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面接触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相向渐缩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和/或所述第二凸部的侧壁的纵截面形状为阶梯形、弧形或直线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部和/或所述第二凸部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优选地,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和设于所述导磁轭上的中心磁路部分与边磁路部分;所述中心磁路部分和边磁路部分之间形成容纳所述音圈的磁间隙;
所述中心磁路部分和所述边磁路部分中的至少一个设有永磁体;所述导磁轭的中部和中心磁路部分配合形成所述避让孔。
优选地,所述中心磁路部分包括设于所述导磁轭中部的中心磁钢和设于所述中心磁钢顶部的中心导磁板,所述导磁轭上开设有第一内孔,所述中心磁钢开设有第二内孔,所述中心导磁板上开设有第三内孔,所述第一内孔、第二内孔及所述第三内孔连通形成所述中心避让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7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