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V0Cs吸附活化脱附低温催化处理方法及其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7402.5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6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吴明龙;莫立勤;王君涛;吴略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韬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4;B01D53/0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附 催化氧化反应 活性炭 活化 吸附 低温催化处理 有机废气 高浓缩 热气流 滤芯 活性炭吸附 活性炭再生 处理装置 催化反应 低温催化 气体排放 吸附饱和 挥发性 有机物 排出 催化剂 加热 嵌入 废气 分解 净化 转化 | ||
一种新型V0Cs吸附活化脱附低温催化处理方法,包括先将V0Cs挥发性有害废气进行活性炭吸附,吸附后净化的气体排放,然后将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进行脱附,最后将脱附下来的高浓缩有机废气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催化反应后转化为无害的CO2和H2O排出,用热气流100℃热量对活性炭进行活化脱附,脱附时间大约2小时~3小时,使热气流将有机物从活性炭上脱附分解零,使活性炭再生,高浓缩有机废气加热至90~100℃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采用低温催化滤芯,并在滤芯上嵌入有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0Cs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处理V0Cs的喷漆、烤漆、稀释剂挥发产生的苯、甲苯、二甲苯等工艺产生的挥发性气体。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处理特点:有机废气一般都存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在有机废气处理时普通采用的是水喷淋法、冷凝法、吸收法、燃烧法、催化法、吸附法。
(1)高效洗涤塔:其原理是通过将水喷洒废气,将废气中的水溶性或大颗粒成分沉降下来,达到污染物与洁净气体分离的目的。其优点是水资源易得,同时经过过滤、沉淀后可回用,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水喷淋在处理大颗粒成分上有着相当高的效率,常作为废气处理的预处理。
(2)冷凝回收法:将废气直接冷凝或吸附浓缩后冷凝,冷凝液经分离回收有价值的有机物。该法用于浓度高、温度低、风量小的废气处理。但此法投资大、能耗高、运行费用大,因此无特殊需要,一般不采用此法。
(3)吸收法:可分为化学吸收和物理吸收,但“三苯”废气化学活性低,一般不采用化学吸收。物理吸收是选用具有较小的挥发性的液体吸收剂,与它被吸收组分有较高的亲和力,吸收饱和后经加热解析冷却后重新使用。该法用于大气量、温度低、浓度低的废气。装置复杂、投资大,吸收液的选用比较困难,存在二次污染。
(4)直接燃烧法:利用燃气或燃油等辅助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将混合气体加热到一定温度(700~800℃),驻留一定的时间,使可燃的有害气体燃烧。该法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但能耗大、运行成本高。
(5)高温催化燃烧法:将废气加热到350℃左右经过催化床燃烧,达到净化目的。由于活性炭的脱附温度高于150℃,影响活性炭的活性,并且活性炭耗损大,需要增加换热器,该法能耗较高、净化率高、无二次污染、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6)光解氧化法:利用特种紫外线波段(C波段),在特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废气分子破碎并进一步氧化还原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废气分子先经过特殊波段高能紫外光破碎有机分子,打断分子链;同时,通过分解空气中的氧和水,得到高浓度臭氧,臭氧进一步吸收能量,形成氧化性能更高的自由羟基,氧化废气分子,从而达到对废气进行净化的目的。在光解氧化反应过程中无任何添加剂,不会发生二次污染,不适用于与强氧化剂有强烈反应的有机废气,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可能。
(7)高能离子除臭技术是一种高新空气净化技术,它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高能离子技术,模拟自然界空气自净过程的氧离子发生器产生高能粒子,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就能彻底、全面消除空气中的各种异味,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去除可吸入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处理效率低,且安全、可靠,无二次污染。
(8)吸附法:利用各种具有很高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较大的材料(活性炭颗粒、蜂窝状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毡等)作为吸附剂,拦截吸附有机废气,净化气相中的有害成分。此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操作维修方便,吸附效率高,但吸附饱和后须发送到危废处置站处理,运行费用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韬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韬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74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