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程通信模块及其计量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7455.7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66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堂;熊英;刘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特发泰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硕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57 | 代理人: | 陈志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通信模块 计量终端 核心板 汇接 无线通信模组 以太网接口 通信接口 电力计量系统 远程维护管理 中央控制器 电力计量 电力系统 故障排查 建立通信 网络维护 内置 终端 应用 网络 维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远程通信模块及其电力计量终端。该远程通信模块应用于电力系统计量终端,包括模块汇接板,所述模块汇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综合板,所述综合板上包括至少一个以太网接口;核心板,所述核心板上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核心板以及综合板均与所述模块汇接板的通信接口连接。该远程通信模块内置有CPU,可以支持该远程通信模块独立的远程维护管理功能。另外,该远程通信模块在安装使用时,采用标准的以太网接口与计量终端进行连接,在日常网络维护操作中可以非常容易的进行故障排查,有效的提高了电力计量系统网络的维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计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通信模块及其计量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无线网络的不断进步。在电力用电信息采集业务中,对于电力负控终端、配变终端及集中器等计量终端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多种智能化或者自动化功能,这些计量终端都具备有用于建立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的嵌入式远程通信模块。通常的,嵌入式远程通信模块只支持电力1.8G专网或者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4G网络,无法同时兼容。
现有使用的嵌入式远程通信模块与计量终端之间普遍使用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该串行接口支持3线制的通信方式,其自适应或人为设置波特率值一般包含9600bps、19200bps、38400bps、57600bps、115200bps;串口默认配置为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位。计量终端则使用AT指令集来控制嵌入式远程通信模块,AT命令符合3GPP TS 27.007(GSM 07.07)标准命令集。
由于计量终端采用AT指令集控制通信模块通信,通信模块与计量终端之间紧密耦合,导致不同厂家的终端和通信模块之间兼容性很差。通信模块与终端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遇到通信故障问题时,故障定位困难,不容易准确的判断是无线网络的问题还是终端本身的问题。而且,终端与通信模块之间采用串口通信时,最大接口速率只有115200bps,这样无法发挥4G通信的网络优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远程通信模块及其电力计量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故障定位困难,接口数据传输速度受限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通信模块,应用于电力系统计量终端。
所述远程通信模块包括:模块汇接板,所述模块汇接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建立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综合板,所述综合板上包括至少一个以太网接口;核心板,所述核心板上包括中央控制器;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核心板以及综合板均与所述模块汇接板的通信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核心板卡和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均通过miniPCI-E接口与所述模块汇接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综合板上集成有电源处理接口、以太网接口以及SIM卡接口。
可选地,所述综合板与所述模块汇接板之间通过排插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远程通信模组为远程LTE通信模组。
可选地,所述核心板的中央控制器为ARM控制器,所述ARM控制器上运行有Linux操作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量终端。该计量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远程通信模块以及计量终端本体;所述计量终端本体通过所述以太网接口与所述远程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用于于电力系统计量终端的远程通信模块。该远程通信模块内置有CPU,可以支持该远程通信模块独立的远程维护管理功能。另外,该远程通信模块在安装使用时,采用标准的以太网接口与计量终端进行连接,在日常网络维护操作中可以非常容易的进行故障排查,有效的提高了电力计量系统网络的维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特发泰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特发泰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74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入目标小区的方法以及设备
- 下一篇:载波聚合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