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离体病毒侵染潜伏的快速反应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8166.9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6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固本;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蓝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2 | 分类号: | C02F1/02;C02F11/00;C02F11/10;A47K1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康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反应系统 病毒侵染 热分解 离体 粪便 粉碎搅拌机构 内热式热解炉 微生物分解 致病微生物 安全使用 惰性物料 分流机构 高可靠性 加热干燥 交通工具 灭活病毒 灭活效率 脱水干燥 无菌包装 有机合成 石化工业 病原体 储粪仓 管式炉 理化性 浓缩罐 热灭活 无异味 蓄热炉 稀释 车船 废热 聚能 尿液 曝气 冷却 旋风 陆地 运输 | ||
一种消除离体病毒侵染潜伏的快速反应系统,包含有气、液、固分流机构、尿液恒温热灭活浓缩罐、具有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储粪仓”、旋风曝气蜗旋冷却稀释塔、粪便粉碎搅拌机构、粪便干燥热分解仓及废热聚能等机构的有机合成系统。该系统相似于石化工业的内热式热解炉(管式炉或蓄热炉),热分解作用的目的是,在加热干燥时快速灭活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对病原体的灭活效率高可靠性强,且脱水干燥后便于收集、运输、无菌包装暂储,无论是在陆地或车船交通工具等任何使用场合成为理化性稳定、无异味和安全使用的“惰性物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热分解技术原理,随机瓦解人粪尿中病毒等系列病原体的侵染结构,使他们丧失对敏感细胞感染活性的机构系统。
背景技术
病理学研究认为,人类疾病大多是进入体内的外來物使机体细胞受损所致。人类类属真核细胞集合的生命体,组成人体数万亿的功能细胞,在核酸物质作用下,使遗传稳定的原生质结构,无时无刻不在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细胞核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细胞质里的核糖核酸(RNA)包括存在于细胞质里的线粒体及一些核苷酸如三磷酸腺苷(ATP)等结构在代谢中均起重要作用,它们同化作用的物质取之环境,异化作用分解的产物又归于坏境,体内外环境的瞬息变化和一切作用于新陈代谢的生物因素,都可能对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有确凿的案例证实:当前新出现的多种疾纠特別是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跨越生物种群和地域在全球蔓延的严重态势和来自人类类便、尿液这些环境蓄积性污染物中的病原体经呼吸、饮食等渠道在人际间感染传播有关。由于不只是传染病人而是人类所有的人体排泄物,是病原微生物的环境载体也包括对抗生素等药物有抗药性的传染性病原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病原体,只能随排便离体后才能感染其他易感者,病原体在人体内和体外的循环反应,是病原体滋生和可能演变为人和动物共患疾病以及生成直接在人与人之间感染传播特异性病原体的唯一原因。和致病微生物不同,病毒基因的稳定性差易转换,其复合感染治病的死亡风险在全球疾病负担中已占很大比例和愈加严重的发展趋势(全球疾病负担是指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压力)。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我国地域辽阔生物种群、地理环境、生活习性的差异和人口的流动,使之对病原体的来源和致病的真实原因和性质的认证十分不易(包括中枢神经元性病变等疑难症状病因的确认)特別是病原微生物侵染的内能、物质基础等环境条件和群体性疾病突发的根源,包括防控地域性疾病尤其是“致病毒株,通过“病原载体”在更大范围转移甚至在全球范围蔓延,已成为新时期科学共同休亟待从根源上解决的关键问题。病毒(VISYUS)可理解为,是一类介于有生命和无生命之间离不开物质运动、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的无细胞结构超显微的有机体。和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毒能够阶段性的快速复制,是依靠被感染生物或进入人体内循环反应的外来物,生物效应的内能才能侵染或更换生命体(寄主)细胞的一种自然現象。目前,人们对生命规律描述的所有数理模型(除了有细胞结构的生命体)还不能准确专一描述病毒感染复制的内因和规律。故有理由将病毒理解为动植物体内环境生成的“病理细胞毒素”。这里顺便提及的是,任何药物或疫苗都不能将病毒杀死,因为他们原本就是死的东西。当然,如果生物的基因序列都和某些病毒如流感H1N1型病毒那样很容易转换,那恐怕是世界末日的情形,一切混乱的将无章可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蓝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蓝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81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