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拉力型可拆卸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68491.5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4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石健;张钦喜;李保坚;李楷兵;季东波;云雷;张亚东;马利鑫;石岩;姚瀚;马云龙;康华兴;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财易清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程宝妹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力 可拆卸 | ||
一种拉力型可拆卸锚杆,其特征在于,该锚杆包括钢绞线束(1),树脂过渡层(2);所述钢绞线束(1)为多股铰接的钢线,所述树脂过渡层(2)包覆在钢绞线束(1)的外部。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方便的将钢绞线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力型可拆卸锚杆。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基坑支护中的桩锚固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然而锚杆的大量使用,导致城市地下埋置的锚杆越来越多,锚杆延伸到用地红线外严重侵犯了临近建筑的地下空间,为后续工程建设留下隐患,还对城市地下空间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产权意识的增强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锚杆的应用会逐渐被限制,锚杆使用功能完成后需要对锚杆进行回收,使得锚杆的可回收技术逐步开始推广应用。而且锚杆回收后可再利用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
目前,锚杆的可回收技术统属于压力型锚杆技术,通过在锚杆外设置各种套管,在锚杆底端设置可拆卸的锚具来实现锚杆的回收。压力型可回收锚杆技术需要端部的锚具发挥较强的作用,对锚杆端部的注浆结石体质量要求比较高,而且锚杆回收时端部的锚具无法回收。
锚固技术分为拉力型锚固技术、压力型锚固技术及拉压结合型锚固技术。目前对于可拆卸回收的钢绞线仅用于压力型锚固技术。
从受力情况到施工难易程度而言,拉力型锚固技术比压力型锚固技术更有优势,而且拉力型锚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特别是在施工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尤为适用。但是目前为止拉力型锚杆都不可拆卸回收,施工完成后锚杆留在土里,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污染、金属流失。如果可以将拉力型锚杆实现可拆卸回收将会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力型可拆卸锚杆,其特征在于,该锚杆包括钢绞线束(1),树脂过渡层(2);
所述钢绞线束(1)为多股铰接的钢线,所述树脂过渡层(2)包覆在钢绞线束(1)的外部。
所述树脂过渡层(2)的厚度为2-3mm。
所述钢绞线束(1)由5-10股铰接的钢线组成。
所述钢绞线束(1)具有多束,每束之间通过通电抱箍(9)形成通电回路
所述树脂过渡层(2)的材质为复合树脂。
所述树脂过渡层(2)的外侧具有波纹管(3)。
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钢绞线或筋体外出包裹设置一层树脂过渡层,树脂过渡层在锚杆使用过程可以实现钢绞线或筋体与注浆结石体之间力的传递,使整个结构形成拉力型锚固体系,避免了压力型锚固体系对底端部注浆质量的高要求。
2、本发明通过在钢绞线或筋体外出包裹设置一层树脂过渡层,树脂过渡层在锚杆使用完成后通过对钢绞线或筋体通电,使得钢绞线或筋体加热进而将树脂过渡层软化,降低钢绞线或筋体与注浆结石体(5)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通过在钢绞线或筋体的外端部施加拉力将钢绞线或筋体取出。
3、本发明通过在钢绞线或筋体外出包裹设置一层树脂过渡层,树脂过渡层在锚杆使用过程中可以实现钢绞线或筋体与注浆结石体(5)之间力的传递,在锚杆使用完成后通过加热软化降低钢绞线或筋体与注浆结石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将钢绞线或筋体取出。而且此种锚杆结构体系在使用过程中是拉力型锚固体系,比压力型锚杆体系的安全性更高。
4、在另一个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每根钢绞线的树脂过渡层和注浆结石体(5)之间设置一个波纹管(3),便于树脂过渡层的形成,并且在锚杆使用完成后通过加热软化降低钢绞线或筋体与注浆结石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将钢绞线或筋体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8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 下一篇:一种扩径挤压摩擦锚杆锚索结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