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68534.X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飞;杨辉;桂仲成;马云峰;贺骥;张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62D57/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吴元元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流 水下控制系统 驱动组件 吸盘 结构本体 建筑体表面 负压式 级联 系缆 机器人领域 爬壁机器人 结构稳定 控制系统 爬壁机器 人本发明 水面控制 系统连接 仪器连接 检测 吸附 机器人 观测 | ||
1.一种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本体(1)、驱动组件(2)、涡流吸盘(3)、仪器搭载接口(4)、水下控制系统(5)、系缆(6)、水面控制系统(7)检测仪器(27),所述结构本体(1)上设置有驱动组件(2)、涡流吸盘(3)、仪器搭载接口(4)和水下控制系统(5),所述驱动组件(2)、涡流吸盘(3)和仪器搭载接口(4)分别与水下控制系统(5)连接,所述结构本体(1)、仪器搭载接口(4)、水下控制系统(5)均经系缆(6)与水面控制系统(7)连接,所述仪器搭载接口(4)与检测仪器(2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控制系统(5)包括主控板(8)、电机驱动器(9)和深度传感器(10),其中电机驱动器(9)和深度传感器(10)设置于主控板(8)上,所述电机驱动器(9)和深度传感器(10)均与水面控制系统(7)连接,所述驱动组件(2)和涡流吸盘(3)均连接有电机驱动器(9),所述主控板(8)还与仪器搭载接口(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缆(6)包括动力线缆(11)和通信线缆(12),所述结构本体(1)经动力线缆(11)与水面控制系统(7)连接,所述水下控制系统(5)、仪器搭载接口(4)分别经通信线缆(12)与水面控制系统(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面控制系统(7)包括系缆收放装置(13)、数据接收处理系统(14)和电源(15),所述系缆收放装置(13)、数据接收处理系统(14)均与电源(15)连接,所述结构本体(1)经动力线缆(11)与系缆收放装置(13)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9)、深度传感器(10)、仪器搭载接口(4)经通信线缆(12)与数据接收处理系统(14)连接,所述主控板(8)经通信线缆(12)与电源(15)连接并对板上其他模块进行供电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控制系统(5)还包括存储模块(16),所述存储模块(16)设置于主控板(8)上,所述存储模块(16)与仪器搭载接口(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控制系统(5)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17),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7)设置于主控板(8)上,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7)分别与数据接收处理系统(14)、电机驱动器(9)和存储模块(1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控制系统(5)还包括蓄电池(18),所述蓄电池(18)与主控板(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1)包括密封部(19)、围挡部(20)和柔性裙边(21),所述围挡部(20)设置于密封部(19)下方,所述柔性裙边(21)设置于围挡部(20)下方,所述水下控制系统(5)设置于密封部(19)中,所述驱动组件(2)和涡流吸盘(3)设置于密封部(19)下方,且驱动组件(2)和涡流吸盘(3)外周环绕设置有围挡部(20)和柔性裙边(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2)和履带(23),所述驱动电机(22)固定于密封部(19)下方,所述驱动电机(22)连接有电机驱动器(9),所述履带(23)经驱动电机(22)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负压式级联水下爬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吸盘(3)包括水密电机(24)、涡轮浆(25)和柔性吸附面(26),所述水密电机(24)固定于密封部(19)下方,所述水密电机(24)连接有电机驱动器(9),所述柔性吸附面(26)为圆筒状,所述柔性吸附面(26)固定于水密电机(24)下方,所述涡轮浆(25)同轴设置在柔性吸附面(26)中间并与水密电机(2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圭目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685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