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外气体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0505.7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万霞;黄隆重;尹斌;黄宁杰;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气体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反射面;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红外光源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红外探测器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红外光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光路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红外光依次经反射面反射的光路所在的平面彼此垂直。本发明的红外气体传感器能够减小红外气体传感器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
背景技术
红外气体传感器是基于不同气体分子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吸收特性,利用气体浓度与吸收强度关系鉴别气体组分并确定其浓度的气体传感装置。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红外光源、红外探测器和将红外光限制在其内的光学气室。红外光吸收待测气体后,红外光的光强会减弱,由此采用红外探测器探测红外光的光强变化,获得待检测气体的浓度。
然而,现有的红外气体传感器的体积大,存在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红外气体传感器,该红外气体传感器能够减小红外气体传感器的体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包括壳体、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所述壳体上设有通孔,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和第四反射面;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相连,所述第二壳体设有间隔布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红外光源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所述红外探测器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红外光源发射的红外光沿所述第一通道传输至所述第一反射面,并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和所述第三反射面反射到所述第四反射面,入射到所述第四反射面上的红外光经所述第四反射面反射且沿所述第二通道传输至所述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光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的光路和在所述第二通道内的光路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红外光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和第三反射面反射到所述第四反射面的光路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彼此垂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红外气体传感器,通过将红外光在彼此垂直的两个平面内传输,充分利用红外气体传感器的空间,能够实现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大光程的光束传输,从而能够减少红外气体传感器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包括依次相连且围成所述第一腔室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第五侧壁和第六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沿朝向所述第二壳体的方向向外倾斜45°,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六侧壁彼此平行,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五侧壁相对于所述第四侧壁倾斜45°且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五侧壁之间夹角为90°,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四反射面设在所述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且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二反射面设在所述第三侧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三反射面设在所述第五侧壁的内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轴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壁的上表面向下延伸且延伸至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红外气体传感器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开口,所述电路板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所述红外光源和所述红外探测器均设在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通孔设在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
- 下一篇:气体红外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