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计算机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0971.5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9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哲;蔡坤龙;骆文华;蔡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徐协成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件映像 电子计算机装置 非易失性存储器 存储装置 影子 异常事件影响 自动恢复 复制 恢复 | ||
本发明揭示一种电子计算机装置及方法,用于自动恢复固件映像。该方法包含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固件映像建立在存储装置中影子固件映像。判断是否发生异常事件影响固件映像。影子固件映像从存储装置中恢复。影子固件映像被复制到非易失性存储器。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涉及一种固件恢复的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在计算机装置中固件映像的自动恢复系统。
背景技术
典型的计算机包含各种硬件电路模块,例如处理器、基板记忆控制器、接口组件、存储器等。计算机编写让计算机执行不同功能的程序指令。固件是专门的程序指令可提供低阶控制给装置里的特别硬件。固件通常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装置里,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EPROM)或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固件通常由主芯片执行工作,例如中央处理单元或基板管理控制器(BaseboardManagement Controller)。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在永久存储器(Permanent Memory)里的固件让主芯片(如处理器)可准备好(ready)及快速读取重要操作指令去控制计算机里的组件。
通过硬件布线电路实现(hardwired circuit)体现固件的优点是可以快速读取及执行。传统上,硬件布线电路的装置的固件不宜频繁地更换。举例说明,传统的固件存储器装置,如只读存储器(ROM),安装了永久电路,且在生产制造后无法进行更换。最近,固件已经被存储在可抹除式非易失性存储器(Erasable non-volatile memory),如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EPROM)。此类的存储器保留了先前的存储器装置的硬件特性,从而允许快速读取及执行固件。然而,具有抹除式特性的存储器可以允许在不需要替换整个存储器装置而进行固件的更新或更正错误。
在计算机系统里,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基板管理控制器(BMC)或微控制器单元(MCU)的主芯片执行固件去控制整个系统。固件的设计是用于确保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固件映像(firmware image)”这个术语被定义为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里的固件程序代码的复本。在异常事件中,如通电时序中断,主芯片将记录这异常事件并通知使用者潜在之故障。在某些情况下,异常事件可能导致固件映像崩溃。例如,当固件映像加载到主芯片时,若发生电力损失的情况,因而导致更新的固件映像无法正确加载或加载到不确定的固件映像。在此情况下,主芯片因为不能读取固件映像而无法成功地启动,所以不能执行系统操作。
因此,在电力损失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允许自动恢复固件映像的系统。还需要一种系统,此系统允许固件映像存储在其他存储器中为了自动恢复固件映像。还需要另一种系统,其允许更新固件映像时自动存储备份固件映像。
发明内容
一个揭示例是一种恢复计算机装置的固件映像的方法。影子固件映像是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固件映像建立在存储装置。影子固件映像用以判断是否发生可影响固件映像的异常事件。影子映像从存储装置中恢复。影子映像复制到非易失性存储器。
另一个揭示例是一个电子计算机装置。这个装置包含存储固件映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这个装置包含执行固件映像的主芯片。这个装置包含存储影子固件映像的存储装置。这个装置包含控制电路可从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固件映像建立在存储装置中的影子固件映像。控制电路可操作于判断是否发生可影响固件映像的异常事件。控制电路可操作于从存储装置中恢复影子固件映像。控制电路可操作于复制影子固件映像到非易失性存储器。
以上概述不只在表示公开每个实施例或本公开文的每个方面。相反地,前面概述仅提供了本文阐述的一些新颖性方面和技术特征的示例。当结合附图和所附权利请求项时,从以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例和模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从以下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结合附图,本公开文将较易于了解,如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0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同平台间代码的转换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过联网实现远程烧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