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1776.4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1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浩亮;赵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473 | 分类号: | H01L23/473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液冷板 | ||
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包括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第一本体为板状,第一本体的上表面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槽道;槽道的顶部低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水平高度;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与槽道之间形成槽道平板热管,槽道平板热管包括槽道和蒸汽腔;第二本体为板状,第二本体的下表面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边缘固定连接;第二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道;通道的一端垂直于通道设置有进水道,另一端垂直于通道设置有出水道,进水道和出水道均与通道连通;盖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且完全覆盖第二本体。本发明通过设计两层导热本体,导热效率和散热能力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元件朝小形化、微形化、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高集成化高性能器件使其功率密度急剧上升,单位容积电子器件的发热量和热流密度大幅度增加。这些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若不及时带走,会造成器件内部温度急剧升高。电子元件的可靠性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元器件的失效率呈指数增长,导致其可靠性大幅降低,因此随之而来的冷却散热问题成为微电子界和传热界的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通道的液冷板,包括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自上而下依次固定连接;
第一本体为板状,第一本体的上表面等间距平行设置有若干槽道;槽道的顶部低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水平高度;第一本体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与槽道之间形成槽道平板热管,槽道平板热管包括槽道和蒸汽腔;
第二本体为板状,第二本体的下表面与第一本体的上表面边缘固定连接;第二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通道;通道的一端垂直于通道设置有进水道,另一端垂直于通道设置有出水道,进水道和出水道均与通道连通;盖板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的上表面,且完全覆盖第二本体。
进一步的,通道为S形,进水道和出水道的端部设置有接头,接头用于连接外部冷源;通道的宽度为0.2mm∽5mm;相邻的通道间距小于2mm。
进一步的,第一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被冷却电子元件,被冷却电子元件与第一本体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导热垫;槽道平板热管内有汽液共存的工质NH3。
进一步的,槽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
进一步的,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的,通道两侧是由平行折线组成,相邻两条折线相交处为圆角结构。
进一步的,盖板、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均由铝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计两层导热本体,先用带有槽道的第一本体将高密度电子元器件的热均匀传递到冷板上,防止局部热集中出现高温,再用带有通道和进出水道的第二本体将热传递给冷却液带走,导热效率和散热能力大大提高。
本发明均温采用采用毫米级槽道平板热管,尺寸小,特别适合对只有一端有热源的工况,温度更加均匀。
本发明的通道为S形结构,与直线形结构相比,采用S形结构,让流体不停改变方向,使流体充分扰动,强化了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本体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本体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1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交换机的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设备用防潮防盗的户外机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