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灵活光网络的业务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2981.2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9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源斌;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16 | 分类号: | H04J3/16;H04L41/044;H04L41/0823;H04L41/08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灵活 网络 业务 传输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灵活光网络的业务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将客户业务数据映射到灵活光网络传输组的M个PHY链路上的N个灵活光网络FlexO帧中,然后通过灵活光网络传输组发送这N个FlexO帧,接收端从这N个FlexO帧中按序提取出客户业务数据,其中灵活光网络传输组由M个物理层PHY链路组成,且客户业务数据在每个PHY链路的FlexO帧中所占用的信元个数和所占用信元的信元位置相同,也即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一套逻辑将客户业务数据直接映射到灵活光网络传输组的M个PHY链路上的N个FlexO帧中,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复杂度和减少需占用的逻辑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灵活光网络的业务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FlexO(Flexibl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灵活光传送网,也即灵活光网络)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是光传输设备的重要标准,灵活光网络传输组一个重要特征为通过绑定多个速率相同的PHY(PHYsical Layer,物理层)链路来实现承载大带宽业务的功能,参见图1所示。例如绑定4个100G的PHY链路来支持介质访问控制速率为400G的客户业务,即客户业务是在多多个PHY链路中传输的。
现有的FlexO标准中,对于业务的映射路径是,不同带宽的业务首先映射到对应的灵活flex光通道数据单元ODU(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光通道数据单元),也即ODUflex,一个或多个ODUflex在复用到B100G OTN(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传送网络)的容器OUT(Optical Transform Unit,光转换单元)Cn中,OTUCn中划分有时隙,可以实现多个业务的复用,目前标准中规定每个时隙的颗粒度为5G;然后OTUCn会拆分成n个OTUC,每个OTUC再映射到各自的FlexO帧中,通过对应速率的光模块将FlexO帧数据发送出去,FlexO帧中是没有划分时隙,只是对OTUC做了一层封装。
5G承载是目前业界最热门的一个研究话题,FlexO由于其支持绑定,通道化等功能而成为5G承载的一个潜在技术。为了使得映射复用层次扁平化,目前的思路是将FlexO层和OTUCn层次进行合并,即直接在FlexO帧的净荷区域划分时隙,一个或多个ODUflex直接复用到FlexO帧中。但如图1所示,由于FlexO绑定多个PHY,ODUflex可以映射到任意一个PHY的FlexO帧的时隙中,这就导致业务的传输在实现上的复杂度非常高,同时也会占用较多的逻辑处理单元,而且这个复杂度和逻辑资源占用情况会随着绑定PHY的数量增多而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灵活光网络的业务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FlexO实现业务传输时映射复杂度高,需占用较多的逻辑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灵活光网络的业务传输方法,包括:
将客户业务数据映射到灵活光网络传输组M个物理层PHY链路的N个灵活光网络FlexO帧中;
通过所述灵活光网络传输组发送所述N个FlexO帧;
所述灵活光网络传输组由M个物理层PHY链路组成,所述M大于等于1,所述N大于等于所述M,所述客户业务数据在所述每个PHY链路的FlexO帧中所占用的信元个数和所占用信元的信元位置相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使用灵活光网络的业务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使用灵活光网络传输组传送的N个FlexO帧;
从所述N个FlexO帧中按序提取出客户业务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2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