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4890.2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2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孔德金;王月梅;周亚新;龚燕芳;王雨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9/40 | 分类号: | C01B39/4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架 原子 zsm 分子筛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技术方案为: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含硅源、铝源、杂原子金属源和水的混合物I;b)获得含混合物I与有机胺模板剂的混合物II,混合物II的pH值为5~9;c)用pH调节剂调节混合物II的pH值为10~11.5得混合物III;d)将混合物III在晶化釜中晶化得混合物IV;e)对混合物IV进行固液分离,得到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可用于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发明背景
微孔沸石分子筛是一种无机含硅铝等晶体,其骨架具有含规则且有序排列与分子尺寸相近的孔道,在催化、离子交换以及分离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ZSM-5分子筛。ZSM-5沸石由10元环构成交叉孔道体系,具有三维孔道。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专利USP3702866首次报道了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此后,ZSM-5分子筛被广泛应用于烷基化、异构化、歧化、选择裂化和由甲醇合成汽油等反应中。采用杂原子替代骨架中的铝,分子筛的酸性随之发生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孔径与分子大小差不多,分子在分子筛内扩散受限,其扩散的孔道数与孔径与分子的扩散速率紧密相关。分子筛晶粒越小,分子扩散效果越好。
传统的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是采用复杂的合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含铝和硅的化合物在水热条件下合成。在CN1608990A中,采用的四丙基溴化铵或其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采用传统方法合成杂原子分子筛。采用的杂原子源碱金属盐、氢氧化钠、模板剂和水要均匀混合,滴加硅源,需搅拌均匀,得到溶胶,其水硅比超过50以上,在室温下需陈化1-2天,温度80-120℃下3-10天,抽滤、洗涤至中性、烘干。由于合成过程中要防止杂原子沉淀,在成胶过程非常漫长,水硅比高,而且要控制滴加速度,保证杂原子分布均匀,无法实现扩大合成规模。
ZL89108240.9采用气相转移法制备ZSM-5分子筛,先把一定量的硫酸铝、硅酸钠、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按一定的顺序混合均匀后过滤、洗涤,得到无定形凝胶。以乙二胺(EDA)、三乙胺(Et3A)和水的混合液作为模板剂,在453~473K下反应5~7天,制备出ZSM-5分子筛粉末。用该方法只常规不含杂原子的ZSM-5合成。含杂原子的ZSM-5分子筛非常困难。
在ZL98110744.3中,采用季胺盐或季胺碱作为模板剂水热合成杂原子ZSM-5分子筛。该方法采用了两种模板剂,且至少含季胺盐或季胺碱,且还采用了第二种有机胺模板剂,过程虽然采用母液回用方法来减少模板剂的用量,但还是模板剂用量较大,在后续分子筛滤饼洗涤仍然产生大量废液需处理,合成较为复杂。
ZL00133567.7提供的杂原子合成方法,采用了较为复杂的以NaY、硅胶等为硅源,采用有机胺乙胺或四丙基胺基化合物为模板剂,合成了含Fe杂原子的ZSM-5分子筛。该方法合成了常规的较大晶粒的分子筛,难以合成纳米杂原子分子筛。
本发明涉及一种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合成困难、单釜产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合成困难的问题。提供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新的合成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骨架含杂原子ZSM-5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4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