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模式下用于现场测试的恒温油槽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4965.7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2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叶加星;吕佳;李军;郭知明;崔尧尧;马君鹏;倪向红;包玉树;邓艳琴;徐浩然;李金俊;陶雪娇;秦露;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H04W4/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油槽 无线控制终端 物联网模式 控制信号 现场测试 移动控制终端 工作效率 控制回路 实时控制 温度仪表 现场检测 现场使用 一对多 检测 转发 | ||
物联网模式下用于现场测试的恒温油槽控制方法,其中涉及无线控制终端和多个恒温油槽,每个恒温油槽的控制回路中都设置有无线路由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以及转发非本恒温油槽的控制信号;该控制方法可同时对现场多台恒温油槽进行控制,现场使用恒温油槽对温度仪表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无须移动控制终端的位置,即可实现一对多地实时控制方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风险,大大提升了现场检测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恒温油槽的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模式下用于现场测试的恒温油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运行中,温度仪表计量器具使用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变电站油面和绕组温度计,其检测时需要借助恒温油槽产生标准的温度环境对其进行比对,以此验证被测温度仪表的准确度,由于现在恒温油槽的控温方式大都采用无线wifi终端控制,而被检测的油面和绕组温度计的感温元件一般都安装在变压器顶端,离地面控制终端都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一对一的控制方式,还是可以的,而一对多的控制受到无线传输距离的影响一般难以实现。如果要一对多进行控制,必须移动控制终端的位置实现。不仅增加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增加了工作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了能解决现场无线控制终端无法同时控制多台恒温油槽的问题,提供一种物联网模式下用于现场测试的恒温油槽控制方法,可同时对现场多台恒温油槽进行控制,大大提升了现场检测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模式下用于现场测试的恒温油槽控制方法,其中涉及无线控制终端和多个恒温油槽,每个恒温油槽的控制回路中都设置有无线路由模块,用于接收无线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以及转发非本恒温油槽的控制信号;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无线控制终端根据现场使用的恒温油槽的物理地址配置其通讯地址和广播地址;
步骤二、无线控制终端以广播地址的方式进行命令传输;
步骤三、恒温油槽通过无线网接收到无线控制终端下发的命令后,判断该条命令是否发给自己,如该条命令不是下发给自己的,恒温油槽将此命令进行中继转发;
步骤四、相邻的恒温油槽接收到相关命令后,判断不是发给自己的命令后,进行一次转发;目标恒温油槽收到信息后,判断是自己的命令即开始执行命令;
步骤五、所有恒温油槽的实时温度在2s-3s间都通过广播地址进行命令传输,通过中继转发的模式将数据反馈到无线控制终端显示;
步骤六、相邻的恒温油槽收到相关命令后,判断不是发给自己的命令后,进行一次转发;无线控制终端收到信息后,判断是自己的命令即开始执行命令。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步骤一中,广播地址不受通讯地址和物理地址的约束,对所有恒温油槽同时进行广播命令的下发。
步骤二中,无线控制终端传输的命令中加入了要传入的目标恒温油槽的物理地址、无线控制终端自己的物理地址、数据标识、时间标识。
步骤三中,恒温油槽根据命令中所带的物理地址判断该条命令是否发给自己,如命令中不带物理地址字段,则表示所有恒温油槽都必须执行的命令,如该条命令不是下发给自己的,恒温油槽会将此命令进行中继转发;每台恒温油槽收到命令后都首先判断是否为自己的,每台恒温油槽作为中继站只转发一次。
步骤四中,目标恒温油槽执行命令后,为了滤除无线网络中传入的相同命令,其他恒温油槽再次传入带有同样的物理地址、数据标识、时间标识的命令将不再执行。
步骤五中,恒温油槽传输的命令中加入了要传入的无线控制终端物理地址、恒温油槽自己的物理地址、数据标识、时间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市计量监督检测科学研究院;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49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能表电量级联的抄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远程控制的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