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5218.5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龙莉波;于亚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主体结构 周圈 一体化系统 支护结构 围护墙 围护 一体化 地下 开挖 基坑围护体系 地下结构 工程造价 基坑开挖 基坑周边 临时支撑 流变 施工 挖除 变形 架设 养护 环境保护 | ||
1.一种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基坑周圈外侧的外侧围护墙;
设置于基坑周圈内侧的内侧围护墙,其中,外侧围护墙与内侧围护墙之间围成第一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空间,所述内侧围护墙的远离所述外侧围护墙侧,围有所述基坑的中部待开挖区;
设置于所述施工空间内的第一地下主体结构,所述第一地下主体结构与所述外侧围护墙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围护墙由钻孔灌注、三轴搅拌桩围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下主体结构分为多段,每一段的第一地下主体结构与相邻的各段第一地下主体结构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力带,所述第一地下主体结构与所述外侧围护墙通过所述传力带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下主体结构包括:
底端插入于土层内的工程桩;
与所述工程桩的顶端连接的底板;
位于所述底板上层的中楼板,位于所述中楼板上层的顶板,所述底板、中楼板和顶板之间通过立柱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地下主体结构的外墙通过所述传力带与所述外侧围护墙连接。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钢支撑,所述加固钢支撑斜向连接于所述底板和中楼板之间及斜向连接于所述中楼板和顶板之间。
7.一种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沿基坑周圈分别形成外侧围护墙和内侧围护墙,其中,外侧围护墙与内侧围护墙之间围成第一地下主体结构的施工空间,所述内侧围护墙的远离所述外侧围护墙侧,围有所述基坑的中部待开挖区;
在所述外侧围护墙和内侧围护墙围成的施工空间内进行土方开挖后,采用从下往上的顺作法在所述施工空间内施工形成第一地下主体结构,并将施工完成的第一地下主体结构与所述外侧围护墙连接;
在所述中部待开挖区内进行土方开挖后,采用从下往上的顺作法在所述中部待开挖区内施工形成第二地下主体结构,将所述第二地下主体结构和相邻的所述第一地下主体结构进行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基坑周圈分别形成外侧围护墙和内侧围护墙,包括:
采用钻孔灌注桩和三轴搅拌桩挡土止水的方式,施工形成所述外侧围护墙;
采用SMW工法挡土止水的方式,施工形成所述内侧围护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从下往上的顺作法在所述施工空间内施工形成第一地下主体结构,包括:
采用从下往上的顺作法在所述施工空间内施工分段形成第一地下主体结构,并将每一段的第一地下主体结构与相邻的各段第一地下主体结构连接。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施工完成的第一地下主体结构与所述外侧围护墙连接,包括:
通过传力带,将所述施工完成的第一地下主体结构与所述外侧围护墙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施工空间内施工形成第一地下主体结构,包括:
将工程桩底端插入土层内;
将底板与所述工程桩的顶端连接;
将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底板、中楼板和顶板通过立柱连接成一体;
将所述第一地下主体结构的外墙通过所述传力带与所述外侧围护墙连接。
12.如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所述的基坑的主体与支护结构的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底板、中楼板和顶板通过立柱连接成一体之后,还包括:
将加固钢支撑斜向连接于所述底板和中楼板之间及斜向连接于所述中楼板和顶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2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