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智能电箱及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5452.8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14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峰军;吴小建;沈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G06K17/00;H02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信息 信息读取单元 控制器 电箱 安全防护 安全智能 电焊设备 安全隐患 电焊作业 工作效率 管理效率 开关连接 控制器电 配电设备 施工安全 实时获取 外接电源 危险作业 依次连接 专业技术 自动处理 自动记录 违规 断开 联接 携带 监控 失败 施工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智能电箱及工作方法,该电箱包括箱体、设于箱体内且依次连接的配电设备、开关、控制器和信息读取单元,还包括设于箱体外侧且与控制器电联接的显示单元以及与控制器和开关连接的外接电源,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防护器件均携带编码信息,信息读取单元获取编码信息。通过信息读取单元实时获取施工人员和安全防护器件的编码信息,通过控制器对获取的编码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和判断,当编码信息获取失败时,及时断开电焊设备,减少安全隐患,保障施工安全,可同时对多个电焊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对违规作业自动记录,增加了管理效率,确保危险作业阶段各项措施的落实以及电焊作业安全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智能电箱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电焊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序,一旦操作人员不专业、防护工作不到位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针对上述作业施工单位通常会有相当严格的规定进行安全保障,包括前提条件满足、人员到位、危险区域隔离、防护产品到位等要求。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项目面积大沿线长、危险作业通常在晚上进行等因素,施工单位对上述要求的实际情况无法做到实时监督及完全监管,无法确保防护措施的到位,未能切实保障施工的安全性,使施工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电焊作业过程中安全防护情况的自我检查和保护功能的安全智能电箱及工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智能电箱,包括箱体、设于所述箱体内且依次连接的配电设备、开关、控制器和信息读取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外侧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联接的显示单元以及与所述控制器和开关连接的外接电源,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防护器件均携带编码信息,所述信息读取单元获取所述编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为芯片,包括相互连接的信息处理单元、存储单元、计时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信息处理单元与信息读取单元和显示单元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开关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防护器件上均设有RFID卡片,所述RFID卡片中设有对应专业技术人员或安全防护器件的编码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读取单元包括多个RFID读卡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外接电源连接的电子还原锁,所述电子还原锁与管理后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箱体外侧面的电子显示屏和多个显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灯为三色显示灯。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的安全智能电箱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安全智能电箱的外接电源接通,此时显示单元显示通电信号,将电焊设备连接至安全智能电箱中的配电设备;
S2:开启电焊设备,信息读取单元实时获取施工人员及安全防护器件上的编码信息,并将获取的信息上传至控制器;
S3:所述控制器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并显示;
S4:当施工人员和安全防护器件的信息正常获取时,正常工作,并显示工作状态;当施工人员和/或安全防护器件的编码信息未正常获取时,控制器断开开关,电焊设备停止工作,在显示单元上显示错误信息,并在设定时间内自动闭合开关,重复步骤S2-S3;当重复设定次数后依然无法正常工作,则切断外接电源,排除问题后重启安全智能电箱,记录错误事件,重复步骤S1-S3。
进一步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防护器件均携带RFID卡片,所述RFID卡片中设有对应专业技术人员或安全防护器件的编码信息,所述信息读取单元包括多个RFID读卡器,读取所述RFID卡片中的编码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装配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焊接吸尘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