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FC总线仿真平台上雷达数据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5818.1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8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涂晓东;陈义;陈起;孟中楼;谢军;陈昌帧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光航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c 总线 仿真 平台 雷达 数据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通过一种在FC总线仿真平台上雷达数据的处理方法,涉及雷达数据处理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FC仿真实验平台上生成雷达数据;对每个雷达数据目标点提取方位角、径向距离和灰度值后封装成FC‑AE‑ASM帧雷达数据,FC‑AE‑ASM帧包括payload部分和描述符部分;对封装后的雷达数据进行存储,将payload部分和描述符部分分别存储在两个循环队列内存区中;发送端对雷达数据进行发送;发送时通过读取描述符内存区中的基地址和偏移量读取payload内存区中的雷达数据;接收端按照一定的规则对接收的雷达数据进行无效数据过滤得到有效雷达数据;对有效雷达数据进行解析并显示。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雷达数据处理方法数据量大、数据处理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FC网络仿真平台上模拟大规模雷达数据时,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FC)是1988年由美国工业标准协会(ANSI)为适应快速增长的高速数据传输需求提出的通道标准。光纤通道是一种能支持多种媒介和链接器件的网络通信协议。它使得在同一物理接口上运行当今流行的通道标准和网络协议成为可能,具备高带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抵抗电磁干扰等优点。光纤通道作为一种能满足高性能数据传输要求的联网技术,它的实质是一种系统互联。目前可以达到的速率为1/2/4/8/16Gbit/s,还在研究32Gbit/s、64Gb/s等技术。光纤通道标准组织专门成立了航空电子分委员会(ANSI FC-AE)。该航空电子委员会主要研究光纤通道技术如何应用于航空电子领域。目前已经制定了多种协议规范。例如,无签名的匿名消息传输(FC-AE-ASM)、FC-AE-1553、FC-AV。
FC-AE标准本身是一个FC应用到航空电子环境中的一组协议集,主要用于航空电子环境下各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传输视频、指控、仪器仪表、传感器等数据,主要包含:FC-AE-1553、FC-AE-ASM、FC-AE-RDMA、FC-AE-FCLP及FC-AEVI共5种协议。新一代航电系统结构以美国的“宝石柱”(Pave Pillar)计划为代表,应用于美国的F-22战斗机和RAH-66直升机,采用1553总线和HSDB(高速数据总线)。其后进一步提出了“宝石台”(Pave Pale)计划,进一步推动综合化,采用了更高速的光纤数据总线,FC是四代和五代战机的代表性技术之一。目前FC已经被用在FC-35、B1-B、F18E/F、V22、Apache等机型,F-35战斗机就是采用了最新的光纤总线技术。从国内整体应用形式看,FC-AE-ASM协议已经开始预研和验证,并对国际标准协议进行了一些特定的改进,并在高要求的军事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FC是由美国标准化委员会(ANSI)的X3T11小组于1988年提出的高速串行传输总线,解决了并行总线SCSI遇到的技术瓶颈,并在同一大的协议平台框架下可以映射更多FC-4上层协议。FC具备通道和网络双重优势,具备高带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抵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能够提供非常稳定可靠的光纤连接,容易构建大型的数据传输和通信网络,目前支持1x、2x、4x和8x的带宽连接速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带宽还在不断进行扩展,以满足更高带宽数据传输的技术性能要求。FC在航电上的应用主要包括:FC-AE、FC-AV(ARINC818)协议2个大的分支。其中,FC-AE标准本身是一个FC应用到航空电子环境中的一组协议集,主要用于航空电子环境下各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传输视频、指控、仪器仪表、传感器等数据,主要包含:FC-AE-1553、FC-AE-ASM、FC-AE-RDMA、FC-AE-FCLP及FC-AEVI共5种协议,目前FC已经被用在FC-35、B1-B、F18E/F、V22、Apache等机型,FC是四代和五代战机的代表性技术之一。从国内整体应用形式看,FC-AE-ASM协议已经开始预研和验证,并对国际标准协议进行了一些特定的改进,并在高要求的军事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光航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光航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58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稳固支撑能力的雷达支架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雷达舱单元及雷达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