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的检测系统及其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6279.3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7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军;胡雪媛;陈晨;解格飒;田爱玲;朱学亮;刘丙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B11/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滑 光学元件表面 检测系统 缺陷类型 光电探测器 锁相放大器 光学元件 测量 激光器 反射镜 方位角 斩波器 散射 记录仪 表面粗糙度 扩束准直镜 亚表面缺陷 仿真结果 特性参数 依次设置 控制器 偏振态 入射角 散射角 衰减片 斜上方 光轴 研究 | ||
1.一种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的检测系统,包括激光器(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光滑光学元件(8)、光电探测器(7)、锁相放大器(9)、控制器(5)、记录仪(13);所述的激光器(1)的光轴上依次设置有衰减片(2)、扩束准直镜(3)、斩波器(4)和反射镜(6);所述的斩波器(4)上连接有控制器(5);反射镜(6)的斜下方设置有超光滑光学元件(8),光电探测器(7)设置于超光滑光学元件(8)的斜上方,光电探测器(7)与锁相放大器(9)连接;所述的锁相放大器(9)与记录仪(13)连接;
所述的反射镜(6)的入射光束入射在超光滑光学元件上的入射角为60°,散射角为45°;两个光电探测器的空间摆放角度的散射方位角36°、72°,另外一个摆放在反射方向,即散射角为60°,对应的散射方位角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光滑光学元件(8)设置于旋转台(10)上,旋转台(10)上连接有驱动器(1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相放大器(9)设置有3个,光电探测器(7)与锁相放大器(9)个数相同,控制器(5)与锁相放大器(9)之间设置有信号分流器(12),光电探测器(7)的探测范围与激光器(1)的波长范围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1)的光波波长在170nm~2600nm之间,激光器数量不限于单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片(2)的透过率为50%;其透过率依据激光器的实际功率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光滑光学元件(8)表面精度小于0.5nmRM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光滑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的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台(10)的旋转角度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表面缺陷类型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方法的步骤包括:
步骤一:激光器(1)发出的光束入射在衰减片(2)上,减小激光的功率,并将光束通过扩束准直镜(3),减小光线的发散角;
步骤二:通过斩波器(4)一方面将来自扩束准直镜(3)的激光光线调制成光信号,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器(5)产生一个具有相位差的参考信号,通过信号分流器(12)接入到锁相放大器(9)中;
步骤三:移动反射镜(6),使光线以60°的入射角入射在超光滑光学元件(8)表面,光电探测器(7)将其变换为电信号;通过检偏器与会聚镜,使光能量更加集中的进入光电探测器(7)中;
步骤四:将光电探测器组(7)变换的电信号送入所对应的锁相放大器(9)的输入信号端口;与步骤2中的参考信号保持一致;
步骤五:锁相放大器(9)在调制频率上对有用信号进行选频放大,滤除其他频率的信号,并利用外部输入的参考信号控制环路内部振荡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实现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保持固定的相位差值,并通过记录仪(13)观察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业大学,未经西安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27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