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托竹荪母种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6288.2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37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翠翠;庄继文;肖忠建;方晔;梅健;余蓉;巩玉辉;韩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40 | 分类号: | A01G18/4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52114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33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基 母种 竹荪 接种 制备 麦芽糖 食用菌栽培技术 葡萄糖 酵母浸粉 马尾松针 生长周期 蛋白胨 接种针 琼脂粉 细木屑 杂木屑 重量份 素土 菌种 土豆 生长 制作 | ||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托竹荪母种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按一定中重量份,以土豆、葡萄糖、麦芽糖、酵母浸粉、蛋白胨、竹素土、马尾松针、粗杂木屑、细木屑、琼脂粉为原料制成培养基;(2)接种:选取合适的菌种,用接种针接种到培养基上;(3)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在特定条件下培养20‑25天,即得到红托竹荪母种。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红托竹荪母种的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无污染、生长周期短,制备的红托竹荪母种生长力强、品质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托竹荪母种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红托竹荪是可食用竹荪中品质较好好的品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我国人工栽培的主要品种,优良的菌种是获得优质红托竹荪的主要前提,但是目前的红托竹荪菌种生长周期长,存在着菌种活力不强的现象;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10841397.1的文件公开的一种红托竹荪固体母种的培养方法,使用木屑、麦麸、玉米粉、黄豆粉、白糖、石膏、适量水混合煎煮一段时间制成培养基,以成熟竹蛋为接种源,在特定条件下培养成红托竹荪母种,培养时间为35-45天,培养时间较长;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68986.5的文件公开的一种梵净山野生红托竹荪母种制作方法,使用土人参、大米、葡萄糖、琼脂、适量水混匀制成培养基,以梵净山野生红托竹荪菌蛋为接种源,在特定条件下培养成红托竹荪母种,培养时间为45天左右,培养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母种的培养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红托竹荪母种的培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培养基的制备:
a、按重量份称取100-200份土豆、5-25份葡萄糖、5-25份麦芽糖、2-3份酵母浸粉、1-2份蛋白胨、10-20份竹素土、15-25份马尾松针、5-100份粗杂木屑、10-20份细木屑、18-20份琼脂粉;
b、取竹素土、马尾松针、粗杂木屑混匀,向混合料中加入1500-2500重量份水先大火煮沸,然后文火煎煮1-2h,用4-6层医用脱脂纱布过滤,获得滤液A;
c、将土豆去皮,切成2-3mm厚的薄片,向薄片中加入1000-1500重量份水煎煮20-30min,直到土豆软而不烂为止,用4-6层医用脱脂纱布过滤,获得滤液B;
d、将滤液A、滤液B混合均匀,加水定容至800-1200重量份,得到混合溶液A;
e、将葡萄糖、麦芽糖、酵母浸粉、硫酸铵、蛋白胨、琼脂粉、细木屑加到混合溶液A中,加热搅拌直至琼脂粉全部融化,得到混合物A;
f、将混合物A趁热分装到培养皿或试管中,冷却后,培养皿以每10-15个为一摞,用两层报纸包装;试管以每7-10支为一捆,试管口塞上棉花,用报纸包装;
g、将包装好的平皿或试管放到灭菌锅内灭菌;
h、将灭菌好的平皿或试管整齐排放到超净工作台中打开紫外灯照射24-48h,待无冷凝水后,即得培养基;
(2)接种:将菌种划分成2-4mm×2-4mm的菌块接种到平皿/试管中央,平皿用封口膜将平皿底部封好,试管用棉塞将试管口封好;
(3)培养:将接种完毕的平皿/试管放入生化培养箱,初期培养3天,后期培养时间17-22天,即得红托竹荪母种。
进一步,所述的细木屑的颗粒度为2-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2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