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壳加混凝土的涨紧装置配重块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6350.8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宗勇杰;陈玉东;谢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昌荣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赵虎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重块 内陷槽 涨紧装置 海绵垫 铁壳 混凝土 配重块组合 边缘设置 内部安装 上下两侧 运输过程 左右两侧 固定座 上表面 原有的 焊接 组装 配置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壳加混凝土的涨紧装置配重块,包括第一配重块、横向内陷槽和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纵向内陷槽,且纵向内陷槽的外侧安装有纵向海绵垫,所述第一配重块的上表面焊接有固定座,所述横向内陷槽的内部安装有横向海绵垫,且横向内陷槽位于第一配重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配重块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横向内陷槽,且第二配重块位于第一配重块的后方。本发明的配重块能够进行组装,当涨紧装置上的配重块重量不够时,可以直接在原有的配重块上加上新的配置块,使其达到足够的重量,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其次该配重块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多个配重块组合为一个整体,便于多个配重块同时运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混凝土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壳加混凝土的涨紧装置配重块。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水泥混凝土问世以来一直是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水泥混凝土又开拓了新的用途,迈向装饰材料行列,配重块的主要制成材料为混凝土,且配重块主要是用于增加自身重量来保持平衡的重物。
目前,市场上的配重块多为单体表现形式,每个配重块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当涨紧装置上的配重块重量不够时,需要将原有的配重块取下,再安装上新的配重块,导致浪费的时间较长,其次一般的配重块在运输过程中,运输绑带往往会与配重块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导致配重块与运输绑带之间发生脱离,非常不利于配重块的运输,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铁壳加混凝土的涨紧装置配重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壳加混凝土的涨紧装置配重块,解决了现有的配重块多为单体表现形式,每个配重块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当涨紧装置上的配重块重量不够时,需要将原有的配重块取下,再安装上新的配重块,导致浪费的时间较长,其次一般的配重块在运输过程中不易被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壳加混凝土的涨紧装置配重块,包括第一配重块、横向内陷槽和第二配重块,所述第一配重块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纵向内陷槽,且纵向内陷槽的外侧安装有纵向海绵垫,所述第一配重块的上表面焊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上方安装有手柄,所述横向内陷槽的内部安装有横向海绵垫,且横向内陷槽位于第一配重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配重块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横向内陷槽,且第二配重块位于第一配重块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纵向内陷槽的形状设置为“凹”字形,且纵向内陷槽的内表面与纵向海绵垫的外表面之间贴合。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紧贴有橡胶层,且横向内陷槽沿第一配重块的边缘均匀分布,并且横向内陷槽之间关于手柄的横向中心线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配重块的内部固定有第一加强筋,且第一加强筋的内部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的内部贯穿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之间相互垂直,且第一加强筋通过孔槽与第二加强筋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后方设置有限位长条,且限位长条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横条,所述限位长条与限位横条之间相互垂直,且限位长条的长度等于纵向内陷槽之间的最短距离。
优选的,所述限位长条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校准孔,且校准孔的右侧两侧均开设有方形槽,所述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校准柱,所述校准孔的内部直径与校准柱的外部直径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二横向内陷槽的下方安装有加强海绵层,所述第二横向内陷槽的外侧安装有绳索,所述加强海绵层的厚度是横向海绵垫厚度的两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昌荣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昌荣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3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天气下的灌浆料灌浆施工方法
- 下一篇:风电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塔筒灌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