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导热高强度耐火浇注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676433.7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杜贤武;丁翠娇;曹炳雷;宋中华;韩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3 | 分类号: | C04B35/103;C04B38/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导热 高强度耐火浇注料 立柱 微孔 加热炉 高强耐火浇注料 纯铝酸钙水泥 氧化铝空心球 电熔白刚玉 热轧加热炉 三聚磷酸钠 碳化硅微粉 重量百分比 导热系数 矾土骨料 矾土细粉 抗热震性 六铝酸钙 炉内加热 耐火保温 超微粉 硅微粉 热损失 水冷梁 水梁 细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导热高强度耐火浇注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40~60%的微孔矾土骨料、5~15%的微孔六铝酸钙颗粒、5~15%的氧化铝空心球、8~15%电熔白刚玉细粉、1~5%生矾土细粉、3~8%活性α‑Al2O3超微粉、3~8%的硅微粉、1~6%的碳化硅微粉、3~8%的纯铝酸钙水泥、0.1~2%的三聚磷酸钠。本发明所述低导热高强度耐火浇注料适用于热轧加热炉水梁及立柱耐火保温衬低导热高强耐火浇注料,具有导热系数低、体积密度小、强度高、抗热震性好、使用温度高等特点,可有效降低加热炉水冷梁与立柱的热损失,改善炉内加热质量,降低能耗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加热炉水梁与立柱保温隔热用低导热高强度耐火浇注料。
背景技术
炉梁与立柱是步进式加热炉的重要结构之一,它不仅承受着炉内坯料的全部重量,而且承担者物料步进式前进的重任,因此,保证炉梁与立柱使用工况条件下的力学强度至关重要。为了防止炉梁与立柱高温使用条件下强度降低和变形,需对炉梁与立柱进行冷却,但炉梁的冷却不仅耗散了大量的能量,提高了能源成本,而且同时对钢坯的传热带来不利影响,降低了钢坯支撑耐热垫块的温度,引起钢坯表面水冷“黑印”,恶化坯料的受热条件,降低了加热质量。
为了改善钢坯加热质量、降低加热炉能耗,国内外均普遍采用耐火材料对加热炉炉梁与立柱进行了隔热包扎,主要的隔热衬结构有:单层耐火浇注料整体浇注结构、耐火浇注料与耐火纤维毯双层结构和多层耐火纤维毯结构,其中,单层耐火浇注料结构因隔热性能差、多层耐火纤维毯结构易结晶粉化而未推广应用。在隔热性能方面,尽管双层结构中铺设了导热系数很低的耐火纤维毯,但外层仍然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重质浇注料,隔热效果都不太理想,而且双层结构中热应力梯度过大,容易导致材料界面分离,结构稳定性下降,甚至出现开裂,剥落现象,大幅降低了耐火材料的保温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克服上述问题,低导热浇注料被大量开发应用,如中国专利(申请日:2007.4.17,公告号CN100463880C)公开了一种低密度、低导热、耐高温的高铝轻质浇注料,它是由轻质莫来石骨料、漂珠、石英、蓝晶石、硅微粉、氧化铝微粉,纯铝酸钙水泥和纤维组成,体积密度<1.35g/cm3,1000℃导热系数<0.3w/m·K,但耐压强度等力学性能较低,受钢坯压力作用时容易开裂破损。
中国专利(申请日:2008.5.30,公告号CN101591180A)公开了一种轻质耐碱耐火浇注料,它是以矾土粉、硅灰、粉煤灰以及铝酸盐水泥为基质,以木质素磺酸钙为减水剂构成,体积密度为1.8~1.9g/cm3,耐压强度大于50MPa,但热导率仍然较高,500℃导热系数为0.49w/m·K,不利于水梁和立柱包扎材料的保温隔热。
因此,针对上述低导热浇注料存在的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开展热轧加热炉水梁及立柱耐火保温衬低导热高强度耐火浇注料的研究,在保证耐火浇注料力学性能不降低的情况下大幅降低浇注料的导热系数,提高水梁和立柱耐火隔热衬的隔热保温能力和力学性能,达到降低加热炉能耗、提高加热炉生产效率、延长加热炉水梁及立柱耐火保温衬使用寿命的目的。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导热高强度耐火浇注料,该低导热高强度耐火浇注料能降低加热炉热量损失、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延长加热炉水梁及立柱耐火保温衬使用寿命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导热高强度耐火浇注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40~60%的微孔矾土骨料、5~15%的微孔六铝酸钙颗粒、5~15%的氧化铝空心球、8~15%电熔白刚玉细粉、1~5%生矾土细粉、3~8%活性α-Al2O3超微粉、3~8%的硅微粉、1~6%的碳化硅微粉、3~8%的纯铝酸钙水泥、0.1~2%的三聚磷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