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催化氧还原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676531.0 申请日: 2018-06-27
公开(公告)号: CN108963276B 公开(公告)日: 2020-10-16
发明(设计)人: 吴长征;周天培;张楠;谢毅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H01M4/90 分类号: H01M4/90;H01M12/08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吴胜周
地址: 230026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催化 还原 贵金属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催化氧还原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具有通式Me‑N‑C的组成。本发明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和限域煅烧,将作为原子级分散的非贵金属原子Me和N原子吸附并限域在活性碳C的孔道中,从而可以在保持活性炭的高导电性前提下,获得具有单原子分散能力的高效氧还原催化剂。本发明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金属含量低,可以以低成本制备;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并且Me和N以单原子分散形式分布在活性炭孔道内部而不是表面;具有优异的物质输运能力和导电率;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可以应用于大型锌空气电池、铝空气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堆的MEA膜电极的制备和正极催化反应过程中,并为MEA膜电极提供高效稳定的催化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催化剂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催化氧还原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工业革命以来,以石油、煤炭等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体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其有限的储量和不可再生的特性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因此探索和研究可持续能源及其转化体系,进而在经济发展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环境的有效改善,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双重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以燃料电池(氢氧燃料电池、金属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新型能源转化体系在能量转换效率、环境保护、能源的可持续获得性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它们的关键部件膜电极及其氧还原催化剂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快速发展,目前基于Pt、Ru、Ir等贵金属体系的催化剂价格昂贵、贵金属储量稀缺,极大提高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制作成本,限制了大规模的商业应用。

因此使用非贵金属替代贵金属研制一种高活性、长寿命、廉价的氧还原催化剂变得至关重要起来。第VIII族过渡金属如Fe、Co、Ni因为具有较为丰富的电子结构及其催化活性成为研究的重点。如目前较为成熟的使用金属化合物、金属颗粒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等方法所制备的催化剂都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催化活性。例如,CN201210514182.5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及其应用,其是通过石墨粉与聚吡咯聚合,让活性金属分散在其表面上。

然而,目前为止所合成的“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方法较为繁琐,需要经过多次酸洗等步骤,对于金属的损失较大。并且目前所报道的使用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作为导电基底的价格依旧较为昂贵,在后续膜电极的组装利用过程中其性能表现依旧差于贵金属Pt、Pd等催化剂。

此外,在目前公开的“单原子”材料催化体系中,对于催化剂的宏量或大规模制备与产品一致性可控率依旧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在高温煅烧和后续酸洗过后虽然可以得到部分呈单原子分散的催化活性位点,但依旧存在较多的金属碳化物等非反应活性区域。因此提供可以通过简单、高效且可工业化的方法制备的具有高原子分散性、高催化活性的单原子分散非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单原子类型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原子利用率低、合成步骤繁琐、产品一致性差、无法大规模宏量制备等缺陷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简单且可宏量制备的具有高产品一致性并原子级分散性的非贵金属催化剂。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催化氧还原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其具有通式Me-N-C的组成,Me表示选自元素周期表第VIII族、第IB族或第IIB族的非贵金属;N表示氮;C表示作为载体的活性炭,其中所述活性炭具有1000~2000m2/g的比表面积并且作为原子级分散的非贵金属原子Me和氮原子N被吸附并限域在活性碳C的孔道结构中,并且其中基于所述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总重量,Me的含量为0.1~2重量%且N的含量为2~8重量%。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Me表示铁、钴、镍、铜、锌或其组合。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活性炭选自果壳活性炭、壳聚糖活性炭、木质活性炭、煤制活性炭、科琴黑、Super P活性炭和XC-72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5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