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刚度可收展抛物柱面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10676543.3 | 申请日: | 201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04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宝;林飞;陈传志;宋志成;董自瑞;魏君;戴宇航;刘虎林;郭芸芸;陈佳伟;袁英男;周金华;王宸;汪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08;H01Q15/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度 可收展抛物 柱面 天线 | ||
1.高刚度可收展抛物柱面天线,包括:可展支撑架(1)、反射网(2)、平衡网(3)、竖向拉索(4)、张拉索(5)、斜撑杆(6)、缓释装置(7)、网面撑杆(8),所述可展支撑架(1)包括柱面折展模块(101)、辅助面折展模块(102)、弧面折展模块(103),所述柱面折展模块(101)、辅助面折展模块(102)、弧面折展模块(103)由多个基本折展单元(201)连接组成,所述基本折展单元(201)包括上交接盘(211)、支撑柱(212)、下交接盘(213)、滑块(214)、弹簧(215)、上支杆(216)、下支杆(217)、上斜腹杆(218)、下斜腹杆(219)、滑块推杆(220)、单元连接杆(221),所述斜撑杆(6)包括左连杆(611)、弧形弹片(612)、右连杆(613),所述缓释装置(7)包括驱动器(711)、基座(712)、绕线盘(713)、导线器(714)、缓释柔索(715);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网(3)和所述网面撑杆(8)与可展支撑架(1)固接,所述网面撑杆(8)设置在反射网(2)与可展支撑架(1)之间,所述反射网(2)与所述网面撑杆(8)固接;所述竖向拉索(4)一端与反射网(2)连接,另一端与平衡网(3)连接,所述张拉索(5)的一端与辅助面折展模块(102)的单元连接杆(221)固接,另一端在弧面折展模块(103)与柱面折展模块(101)交接处固接,所述斜撑杆(6)的一端与柱面折展模块(101)的单元连接杆(221)铰接,另一端在弧面折展模块(103)与辅助面折展模块(102)交接处铰接,所述缓释装置(7)设置在可展支撑架(1)的一侧,固定在所述柱面折展模块(101)与所述弧面折展模块(103)交接处;
所述柱面折展模块(101)与弧面折展模块(103)相互正交连接,并在交汇处公用上交接盘(211)、支撑柱(212)、下交接盘(213)、滑块(214)、弹簧(215),所述辅助面折展模块(102)与弧面折展模块(103)相互正交连接,所述辅助面折展模块(102)的上交接盘(211)、支撑柱(212)、下交接盘(213)、滑块(214)、弹簧(215)与所述弧面折展模块(103)的单元连接杆(221)交汇,所述柱面折展模块(101)与辅助面折展模块(102)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度可收展抛物柱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12)一端与上交接盘(211)固接,另一端与下交接盘(213)固接,所述滑块(214)设置在支撑柱(212)上,所述滑块(214)与上交接盘之间设置有弹簧(215),所述上支杆(216)一端与上交接盘(211)铰接,另一端与单元连接杆(221)铰接,所述下支杆(217)一端与下交接盘(213)铰接,另一端与单元连接杆(221)铰接,所述上斜腹杆(218)上支杆(216)铰接,所述下斜腹杆(219)一端与上斜腹杆(218)铰接,另一端与下交接盘(213)铰接,所述滑块推杆(220)一端与下斜腹杆(219)铰接,另一端与滑块(214)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度可收展抛物柱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片(612)一端与左连杆(611)固接,另一端与右连杆(613)固接,所述弧形弹片(612)具有可重复折展特性,展开状态下的抗弯曲力矩显著大于折叠状态下的抗弯曲力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刚度可收展抛物柱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711)与基座(712)固定,所述绕线盘(713)设置在基座(712)上,并与驱动器(711)连接,所述导线器(714)设置在绕线盘(713)一侧,并与基座(712)固定,所述基座(712)与上交接盘(211)固定,所述缓释柔索(715)一端与绕线盘(713)连接,另一端穿过导线器(714)及柱面折展模块(101)上的所有滑块(214),并与柱面折展模块(101)一端的上交接盘(211)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6765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